1.11 永为汉蕃(1/2)
兵贵神速。
  “故智者从之而不释,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万震深谙《六韬·龙韬·军势》之精要。互呈国书后,婉拒国宴。即刻返回旗船。是夜,枝分角市,船上船下,灯火通明。挹娄庐士,彻夜值守。唯恐被人所乘。
  小心驶得万年船。
  已程不国王都,后世称“阿努拉达普拉(anuradhapura)”,或“阿努拉特普罗”。位于主岛丛林之中,远离海岸。“因商人来、往、住故,诸国人闻其土乐,悉亦复来,于是遂成大国。其国和通,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
  城内高楼,鳞次栉比。精舍遍地,僧人如云。“(王)都可五六万僧,悉有众食,王别于城内供五六千人众食,须者持本钵往取,随器所容,皆满而还。”
  城中有二寺。其一位于城北,金银庄校,众宝合成。斑斓画壁,金光宝顶。称“无畏山寺(注1)”。足高四百尺。
  城南七里,大眉伽林(大云林),另有“摩诃毗诃罗精舍”,俗称“大寺”。亦有佛塔足高四百尺。通体洁白,金光宝顶。
  二塔楼,单论高度,可与洛阳阿亭道,先帝所建千秋观相媲美。然结构、外观,则逊多矣。
  正如先前所言,因人种、信仰差异。已程不国王位继承,亦出纷争。大寺并无畏山寺,各有代言人。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大鸭梨”岛国。内部纷争,裹挟国国之争并信仰交锋,汇聚成王位继承。若细究,争权夺利,必犬牙交错,精彩纷呈。
  奈何万震此来,乃为主公刘备建立前哨**。不愿深陷其中。于是高屋建瓴,快刀斩乱麻。
  翌日。忽见天际,火云蔽日,滚滚来袭。
  空侯岛,海边民众。或五体投地,顶礼膜拜;或屁滚尿流,抱头鼠窜。
  待火鸦逆升,帆樯如浴日扶桑。斑斓楼船,好比深海巨兽,隆隆迫近。
  赤鹿焰角,三足踆乌。
  正是如假包换,干支海市。
  百艘巨舰,齐泊空侯岛。铜墙铁壁,坞堡连横。
  不出半日,已遍传国中。
  稍后方知,老王已将**,充作国礼,赠送大汉一藩,三南天王。与蓟国结为兄弟之邦。不日当“遣子入侍,求赐金印”。
  求赐金印,乃是内附大汉。且从国体而言,亦与蓟国相匹配。蓟国号大汉一藩。既为兄弟之邦,已程不国,自当“永为蕃蔽,捍御南蛮”。
  不过一夜之间。便好似换了人间。
  角市旗船,汇入干支大市。如同幼鲸入群,蝌蚪寻母。万震携海市令并立甲板,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传令,三日后,海市开。”
  “得令。”
  “二令,市中名产,皆可中贩。”
  “得令。”
  “三令,笼(专营)海市名产,商家有三。”
  “得令。”
  作为**新主。百艘巨舰,一字排开。远非扶南大舶可比。岛上豪强,胡乱拼凑之各国海船,当真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正惶惶不可终日。忽闻海市张榜,约法三章。
  三日后开市。名产皆足量贩卖。可合伙共贩。然若要垄断名产,转售四海船商,只有三家可入选。
  将约法三章,逐字逐句,融会贯通。**豪强,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第一,汉使默许豪强并列。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并从**豪强中,择选实力最强三家,为代言人。全权代理蓟国名产贩卖。如此说来,海市必不常驻此岛。
  其二,只需将船上所载名产,悉数转售“中贩”。干支海市便可即日启程,满载而归。
  最后,所谓“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只需蓟国海市有来有回,匆匆来去。**,仍可玩弄于你我股掌之上。
  此亦与海市往来,作风相合。
  生存所迫,暴利所驱。迫在眉睫,三日之期。
  首当其冲,三家为谁?
  不等日落。便有岛上豪强,广发**帖。召集一众岛豪相商。
  皆是刀头舐血,穷凶极恶之辈。可想而知,必然无果收场。
  艰难熬过一夜。翌日晨,冲突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