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入主小沛(1/2)
“公台取小沛,别有深意。”吕布虎目如电。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吕布出身边郡草莽。若非葬父途中,偶遇蓟王。焉有今日。饶是如此,于关东世家而言,亦苦无根据。譬如无根浮萍,别处寸土。试想,一万精骑,尚不能自给。辗转千里,不过觅得两年足食。

  可想而知,根基尚浅。想我蓟王,种田二十载。天下百姓,半数归蓟。仍可丰衣足食。情长谋远,钦佩之至。

  “报,徐州别驾麋竺,携礼入营。”忽有军士来报。

  “哦”吕布大喜“速请。”

  “喏。”

  少顷,麋竺入帐相见“拜见将军。”

  “别驾何须多礼。请上座。”吕布伸手相邀。

  “谢将军。”麋竺称谢落座,遂上呈礼单“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由主簿张邈离席接过,转呈吕布。

  吕布细观,不由喜上眉梢“使君厚礼,布愧领。”

  “将军言重。”麋竺再拜“解兵之恩义,无以为报也。”

  “别驾,真义士也。”吕布慨叹。虽说施恩不求报。然如麋竺这般,不忘大恩,必是忠义之士。

  陈宫略作思量,这便言道“别驾且回禀陶使君。十日之内,当拔营入小沛。”

  麋竺肃容回礼。今日此来,陶谦确有此问。正不知该如何开口。不料陈公台已先言。高然志存高远。麋竺心生折服。

  一场尴尬,化之于无形。吕布设宴,宾主尽欢。

  十日后。车骑营,拔营启程,北上小沛。

  徐州牧陶谦,携一众属吏,相送十里,依依惜别。

  加陶谦馈赠,一万精骑可足食三载。吕布终可扬眉吐气。主簿张邈,更卸下千钧重担。毕竟,掌管大营钱粮所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每到月中,便心忧月底无食。唯恐“一朝无粮兵马散”。唯恐复仇无望。

  光武,建武二十年(44年)六月,徙中山王刘辅为沛王,立沛王国,都相(县)。中元二年(57年)六月,封沛王子刘宝为侯,立沛侯国。至迟顺帝永和五年(140年)除(沛侯)国为县,仍属沛(王)国。

  前汉名城,今汉,又曾为沛王国内,沛侯国。境内沛泽,乃高祖斩白蛇之处。待吕布引军至此,果见沛城极大,护城河宽且阔,连通丰水。易守难攻。

  “此城,可为将军争霸之基也。”陈宫意气风发。

  “传我将令,牵马入城。列队整齐,秋毫无犯。”观此城,与甄都亦不逞多让。吕布心中甚喜。

  “喏!”

  楚都寿春。

  前合肥侯行宫,今扬州治。

  纪灵等将校,铩羽而归。府外负荆请罪。袁术高居主座,面色铁青。

  主簿阎象进言道“铁骑一万,断难与敌。偏将军能携数万大军,全身而退。乃大功一件。”

  “主簿之意,某岂不知。”袁术亦知兵“只恨吕奉先辕门射戟,助匹夫扬名。”

  “纪灵不过顺势而为。”主簿阎象,又进良言“且遗粮草辎重于营中,亦是善后之策也。”

  “主簿所言,某已尽知。”袁术心烦意乱“某所虑,非粮草之失。乃忧吕布此来,解兵是假,侵夺徐州为真。”

  “明公所言极是。”主簿阎象言道“吕布所求乃大,不可不防。”

  “吕布万夫不当,陈宫足智多谋。更有八厨张邈,天下名士相随。入徐日久,必深得人心。陶恭祖,冢中枯骨,早晚必亡。那时,不费一兵一卒,徐州尽归虓虎矣。”袁术恨意难平。

  殿中群僚,鸦雀无声。话说,袁术无谋主之憾,此时尽显。

  少顷,袁术自醒“来人,速取锦袍,随某为纪将军免罪。”

  “喏。”

  不知为何。袁术忽忆起,多年前,亲赴东郭殖货里辅汉将军府,登门请罪。时上陵礼,与蓟王不打不相识。时过境迁,不胜唏嘘。

  甄都,太师府。

  闻曹太保遣人罗织罪名,欲使侍御史,劾奏尚书令桓典。

  当朝太仆,不其侯伏完,怒气难平“‘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尚书令桓典,却不以为意“某,清白行事,有何惧哉”

  “话虽如此,却不可不防。”伏完言道“朝中三独坐,曹太保已得二席。若尚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