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水路游击(1/2)
曹操引军入东阿,与程立相见。

  “拜见明公。”程立领众属吏,都亭相迎。

  曹操执其手曰:“非赖君之力,吾无所归矣。”

  “只恨陈公台,背主谋逆。”程立言道:“若无陈宫之谋,吕布岂有今日。”

  “无妨。”曹操叹道:“人各有志,不必强求。”

  “明公且入城。”知曹操一路疾行,人困马乏。

  “好。”曹操领兵入城。军马归营,张榜安民。麾下文武皆入中军大帐相见。

  “盖海何在”曹操先问舰队。

  “正泊仓亭津。”程立答曰。

  仓,一作“苍”,乃大河南岸要津。“(河水)又东,北过东阿县北,河水于范县东北流为仓亭津。《述征记》曰:仓亭津在范县界,去东阿六十里。《魏土地记》曰:津在(东)武阳县东北七十里”。中平元年,“皇甫嵩与黄巾战于仓亭,获其帅”,即此。

  仓亭津对岸,便是东武阳。

  正如荀彧所料,陈宫亲领一军,欲取东阿。时勒允守范县,程昱守寿张,遣盖海舰队守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换言之,正因有盖海舰队,截断大河。东郡三县才得以保全。

  “仲德,有何高见。”曹操心中已有计较。

  程立答曰:“先取东郡,再定济北、东平、任城、山阳,四郡国。另有泰山,兖州八郡国可定其六。吕布所倚仗。不过陈留、济阴二郡。”

  细看兖州山川地形图。曹操心领神会:“大野泽。”

  “正是大野泽。”程立言道:“大河分南北,大泽隔西东。兖州水军之利,半数出盖海舰队。吕布麾下,断难与敌。只需扼上下要津,经诸水往来大野泽。日夜千里,迅捷无匹。吕布追之不及,疲于奔命。久必自溃。”

  “水路游击。”曹操一语中的。

  “秋收在即,抢割足食,以备冬日所需。方为长久之计。”程立言道。

  “依令行事。”曹操这便定计。

  “喏。”

  濮阳。秦置,今为东郡治。“濮水径其南,故曰濮阳也。”

  车骑将军营。

  “曹孟德回军东阿,盖海扼断仓亭。”吕布问计陈宫:“为今之计,该当如何。”

  “盖海之利,断难与敌。”陈宫成竹在胸:“然曹孟德劳师远涉,人马俱疲。新得五千泰山剧贼,粮草恐难支应。秋收在即,必欲抢割,无心鏖战。待秋收毕,大河始冻,冰封千里。盖海无用武之地也。”

  “莫非,冬季兴兵。”吕布言道。

  “正是。”陈宫两眼,一闪精光:“将军出身边郡,麾下五千秦胡铁骑,皆耐酷寒。只需足备冬衣,当可一战。”

  “战何处”吕布遂问。

  “天机不可泄也。”陈宫并未明言。

  吕布营本有万五雄兵。又得三万关东游兵。分驻各处城池要津。据兖州大半。宜当整顿兵马,与曹孟德决一雌雄。唯一所患,便是盖海舰队。

  前有蓟王命治粟、水衡二都尉,围攻下邳。后有曹孟德掘渠环城,火烧寿春。足证机关舰队之利。更加大河穿州,枝津纵横,居中更有大野广袤万里。与诸水上下通连。虽无海风助力,然机关巨舰足可日夜千里。且无需劳师动众。船上人马饱食足睡,养精蓄锐。远非风餐露宿,路行可比。

  可想而知,若曹孟德顺下大河,巡弋诸水。攻取沿途城邑。即便狼烟冲天,铁骑驰援。亦追之不及。

  东阿卫将军大营。

  “必攻甄都。”程立一语中的:“待大河冰封,盖海舰队,或顺下大河,泊入不冻海港;或泊于雷泽水军大营,结阵自守。数月之中,再无水军之利。且吕布本就出身边郡,麾下兵卒亦不逞多让。待滴水成冰,我辈唯避入城池,难有一战之力。然吕布却可往来如风,拔寨攻城。”

  话说,史上今年冬。“孙坚与官属会饮于鲁阳城东,董卓步骑数万猝至,坚方行酒谈笑,整顿部曲,无得妄动。后骑渐益,坚徐罢坐,导引入城,乃曰:“向坚所以不即起走,恐兵相蹈藉,诸君不得入耳。”卓兵见其整,不敢攻而还(《资治通鉴卷五十九汉纪五十一》)。”

  董卓步骑,多出西凉。亦耐酷寒。

  “冬季兴兵,攻取甄都。”曹操这便醒悟:“挟天子以令诸侯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