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俱合法相(1/2)
“拜见赵大家gu。”二女先礼。

  “见过二仙家ji。”赵娥回礼“请随我来。”

  入南宫,升披香二重殿。再入织室。织室令已恭候多时。织室令,主织作缯帛,供应王都宫廷被服,织作文绣郊庙祭服等,每年用费达千万钞。

  被服,乃被褥、衣冠、鞋袜之统称。九月授衣、春腊二赐时,百官朝服、常服,皆出织室。宫廷被服更加华丽。尤其蓟宫素纱襌衣,工艺精湛,奢华靡丽。谓量体裁衣,宫检亦在此处。

  少府皆女官。二女不疑有他。终归“一回生,二回熟”。

  “时日晷薄辰,穿照蜃窗”。二女“如朝霞和雪艳射,不能正视”。话说,多年前。蓟王曾赴何进私宴。霞楼之上,何后自出屏后。玉质柔肌,态媚容冶,惊鸿一瞥,恰如月下聚雪。蓟王伏地称臣,亦不敢正视。

  彼情彼景。恰如二女这般。

  量体乃为裁衣。外服尺寸略有参差,无伤大雅。内服贴身穿着,尤其素纱足衣,尺寸稍有出入,松则散落,紧至崩裂。

  张姜子,“髀大腿至足长三尺二寸,足长八寸”,“胫跗小腿及脚背丰妍,足底平指趾敛”。

  “约缣迫袜,收束微如禁中,久之不得音响”。乃是女侍医,取素纱足衣试穿。“约束缣紧迫袜”,择贴合腿型之“束缣束袜圈紧袜”;“收束微如禁中”,略如蓟宫中收束穿着;“久之不得音响”,足衣未有崩裂脱丝之声。

  骨肉匀停,松弛有度。

  果然“”。万中无一。

  待宫检毕。

  赵娥言道“二位仙家,可先入长安行宫,习汉宫仪。”

  “敢不从命。”虽不知究竟何故。然二人兰心蕙质,必有所觉。长安行宫,乃安置和亲诸妃之地。如西域五十五国妃,东瀛妃,十夷王妃等,皆曾先后入宫,由宋贵人亲传汉宫仪。

  二人乃媵从。本无需大费周章。中书令却令二人习宫仪,必与诊籍相关。

  增城三重殿。

  二女之事,甘夫人亦知。

  “若非剖腹产子,,又岂止二人。”甘夫人自帘后言道。

  “夫人所言极是。”千秋三师,齐声附和。

  “媵从已至,婚期将近。”甘夫人又问何苗“甘泉宫督造如何”

  “回禀夫人。甘泉壮丽,非一日之功。稍加时日,当可筑毕。”何苗答曰。

  “易县为京,大势所趋。”赵忠言道“天下三分,各自称帝。以江河为界,合纵连横,乱战不休。王上富有四海,又兼督四州。河北休养生息,护百姓过半。孟子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命世者。老奴窃以为,王上便是名世者。”

  “王上三兴炎汉,麒麟降世,又号东父。上应五帝,下御万民。前汉盛,中汉盈,后汉一也。”甘夫人自有远见。

  “天下归一,唯我蓟王。”何苗媚笑。

  “闻二兄,常与青牛师来往。”甘夫人语透深意“断不可迷神异之术,另何氏后继无人。雌鸡化雄,乃凶兆也。”

  “臣当牢记。”何苗面露惭色。

  恐伤及颜面。赵忠忽笑道“闻青牛师,挟鬼道,通神灵。医术高绝。其种牙植骨术与华国老伐毛洗髓术,皆有大神通。”

  甘夫人果然笑道“先前长坂坡,许子远,因救我落齿。后被青牛师以昆冈美玉补齐。乃至国老,争相来请。青牛师,因而发家。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年迈齿落,人之常情。以美玉补之,亦合君子之风。”赵忠答曰。

  “老大人,言之有理。”甘夫人心情颇佳。回忆往昔,有感而发“老大人随我单车独行。今膝下无嗣,老将至矣。何不择家中从子,过继之。”

  “老奴,敢不从命。”赵忠拜谢。甘后行事,自有深意。毕竟“两世为人”。前为何后,今为甘后。何苗之所以欲反其道而行,“雄鸡化雌”。亦是此因。欲了断前缘。

  时人皆健忘。

  董侯出奔,三分天下。洛阳城内,还有何人记得西园大火,何后飞灰湮灭。尸骨无存。

  至于甘后其人,出身来历,一清二白。蓟王宫又多名女仙。一脉相承,别无异常。何人又会见疑。

  稍后史家秉笔直书,遂成盖棺定论。

  门下署,鸾栖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