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3)
一大早,楚晴就与周成瑾来到乐安居整理大长公主的嫁妆。

  浅碧带着丫鬟将箱笼抬过来,拿出一样,周成瑾对着嫁妆单子就勾上一笔,楚晴则照着名录另外抄写一份。

  遇到不确定的就跟大长公主求证。

  饶是楚晴知道大长公主必然收着许多好东西,也没想到珍品是如此的多,不说金银首饰翡翠玛瑙,单是各朝各代的珍本字画就不计其数。

  诸如赵佶的《柳鸦图》,王羲之的《初月贴》,苏子瞻的《潇湘竹石图》,件件都千金难买。

  倘若父亲能够得以一见,定然会非常高兴吧?

  楚晴的双眸落在那几本画卷上,手下动作便顿了顿。

  周成瑾见状,便将那些卷轴移到另外一边,言语欢快地说:“金石易得,书画难求,留着当成镇宅之宝传给子孙。”

  大长公主听到子孙就高兴,不迭声地说:“阿瑾说的对,留下,留下!”

  楚晴笑着另取了一本册子,将这十几张画作录上。

  小丫鬟进来禀报时,几人才刚刚整理出一只箱笼。

  大长公主听闻明氏来访,已猜到是怎么回事,神情恹恹地说:“我懒得见,让阿瑾媳妇招待吧。”

  楚晴应声,陪着明氏到高氏那边坐了会,然后引到观月轩。

  明氏看到四周松柏茂密,环境非常清静,又主意到虽然有婆子小厮走动,但并无喧哗嬉闹之声,不由点点头。

  及至屋里,见一应摆设与先前的倚水阁如出一辙,不同之处唯有这里地方大,格外多了座博古架,架上林林总总地摆着许多瓷器玉石。

  其中便有养着粉色莲花的那对钧窑出的天青色碟子。

  明氏很着意地看了眼,钧窑的瓷器很有名,釉面光滑,碟身流畅,而这只看着品相比市面常见的要差一些。

  按理,任何一家重视声誉的瓷窑都不会让这种略有瑕疵的成品流出去。

  楚晴见明氏注意这个,悄声道:“是德宗皇帝亲手所制,给大长公主做了陪嫁。”

  “难怪,”明氏恍然,笑道:“这得留好了,说是世上无双也不为过。”

  楚晴点头,请明氏到东次间。

  炕边放着那件还没缝好的冰纹纱。

  明氏估摸着尺寸知道是周成瑾的衣裳,脸上露出几分笑意,不客气地上炕坐在了东面。

  暮夏端着托盘进来,给两人各自沏上一杯茶,随即退了下去。

  明氏直入主题,“你二伯父说要休了文氏,老夫人吩咐我过来讨个人情。”

  “这与我有何关系?”楚晴不解地问。

  明氏笑笑,将周成瑾与程光加昨天拜访卫国公的事情说了遍,“你二伯父一言既出不能失信,可他着实不想休弃文氏。再者国公府向来没有休妻之男,也没有大归之妇,为了阖府的声誉着想,也是因为文氏已近不惑之年,撵回娘家去什么脸面都没了。”

  楚晴讶然,这样的事情也就周成瑾这般无赖之人能做得出,用言语挤兑着别人休妻,可当人家开口说出此话,他又说是别人家的私事,不好旁听。

  可为什么听起来这么高兴呢?

  他只说有事出去,没想到竟是到了国公府,而且回来后也半句口风不露,只给她带了只温热的荷叶鸡。

  楚晴脸旁露出一丝温柔的笑意,“大伯母是怎样想的?”

  明氏不紧不慢地喝了两口茶,才慢悠悠地开口,“如果我是你,定然希望要休了她。老夫人顾忌文氏的脸面,可谁会想到你的声誉?倘若真的任由文壮满嘴胡吣,你还怎么在京都立足?便是把文氏和文壮千刀万剐都不足以解恨。可从我这立场来说,我不希望文氏被休。

  “真要休了,假如你二伯父续娶,不知道会娶个什么品行的人回来,合得来还好,若合不来,岂不整天给人添堵?假如不再娶,妯娌三四个只剩下我自己,说出去也不好听。再者,你祖母近来精神越发不济,昨天听说文氏所做的事情,一口气差点没上来,拍着桌子让你二伯父休了她……可今天早上却催着让我过来,我实在是不忍忤逆她。”

  楚晴最欣赏明氏的这份坦荡与睿智,把自己的心思明明白白地摊在桌面上,而不是像文氏那般,自以为聪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