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载愿终了(下)(2/3)
也更上一层楼,个人风格重了几分。

  慢慢的细读着文章中的词句。手上的笔在文稿上点点画画,干干净净的一份手稿,很快就被一团团墨迹的给充满。

  当屋外水落石面的声音终于小了起来,韩冈也觉得他这篇文章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前后看了两遍,他重新拿过一张纸,开始动笔誊抄。

  一行行文字出现在纸面上,修改、删减到只剩一千五六百字的文章,很快抄写完了大半。

  天色暗了下来,雨也快要停了。门外的走廊上,一串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没有敲门,王厚就一下冲进了韩冈的房间,大声的喊着:“玉昆,恭喜了!”

  韩冈的笔一顿,,但立刻又继续的写了下去。

  ‘……愚憧仓促,言不及究,敢具所闻以献,伏惟圣心加察。幸甚。’

  横平竖直,一丝不苟,就算听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喜讯,韩冈依然没有一点动摇的将一篇文章的最后几行字抄了出来。

  写毕,放下手中笔,收起身前纸,才起身对王厚拱手谢道:

  “多谢处道通报。”

  王厚见着韩冈舒缓自如的举动,先是为之一楞,继而摇头笑叹:“玉昆,你这是要做谢安吗?”

  韩冈微微一笑,“小弟可没穿木屐,不会跌着绊着。”

  两人对视一眼,顿时又爆发一阵大笑。

  东晋谢安听闻淝水之战谢玄大获全胜,九十七万前秦军全师溃散,也不过平平淡淡说了句‘小儿辈胜了’,照样下他的棋。但当他起身外走的时候,却在门槛处绊掉了脚上的木屐。

  看似平静,其实已经激动不已。

  韩冈纵声大小。

  三年了,盼着这个资格由三年了。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辛苦如许,终于是一个进士了。

  拿到了进士资格,挡在他走向宰执道路上的的制度阻碍,已经不复存在。

  王厚仍有些惋惜:“只可惜名次不甚佳,在百名开外。”

  “能得中已是万幸,就算是最末一名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殿试定高下,省试定去留。极端点来说,省试的最后一名跟第一名的地位是同等的。要分出高下,还是在殿试上决定出来。说是这般说,不过韩冈也无意去争一个好名次,有一个进士他已经心满意足。

  “说的也是。”王厚又道,“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玉昆,四喜之中,这下可是有三喜了。”

  ……………………

  韩冈已经是进士了。

  王安石带着这个消息回到家中,对此最开心的不是王旖,而是她的母亲吴氏。

  三月初殿试,接着是琼林苑赐宴。赐宴之后,已经二十岁的二女儿就终于可以嫁出去了。

  韩冈考试后,吴氏阿弥陀佛不知念了多久,深怕性子倔强的韩冈,脾气上来硬是要考中进士再娶女儿。

  现在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也不用整日念佛了。

  吴氏喜不自胜的,拉着王旖的手,一个劲的说着,“过两日就去大相国寺还愿,当初娘为了二姐你的婚事,不知许了多少香火,今次终于要去还上去了。”

  王旖却是沉默着。

  韩冈通过了礼部试。她有几分欣喜,也有几分烦忧,甚至有些心慌意乱。

  那一位要共度一生的良人,她还是觉得他真的是难以琢磨,心思、个性都是。

  韩冈的人当然不差。

  二哥对他赞不绝口就不提了,心高气傲的大哥见过他几次后,也点头赞许了几句。王旖也知道能让大哥认同的同辈中人,究竟有多难得。王旖更清楚,一向疼爱自己的父母,也不会随随便便为她选一个不成体统的夫婿。

  而王旖当日去见韩冈,也觉得他,并不比她族中那些文采飞扬的叔伯兄弟稍差。甚至在英武之气上犹有过之。

  可她去见韩冈是为了拒婚的,却不知怎么就变成了议婚。

  只因一番话,韩冈就改变了心意,不但大哥、二哥都惊讶莫名,父亲母亲也是一样。

  但王旖真的不知道是自己怎么说服他的。

  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