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2/3)
让他再做宰相。韩绛是昭文馆大学士,首相,王安石总不能回东府将他挤下去,更不可能站在韩绛的下首。

  “……楚国公的确劳苦功高。”向太后在时间稍长的一阵停顿之后,将话说了出来,“吾也考虑了很久,朝中的确需要楚国公。”

  “陛下圣明。”韩冈低头行礼。

  “不过楚国公是当朝元老,旧i又做过了平章军国重事,今i又立下大功。官复原职,是在情理之中。吾想知道的是蔡确、曾布、薛向这三位逆贼所留下的空缺,该如何填补?”

  ……………………

  在吕嘉问的眼中,蔡确、曾布和薛向这一次最大的功劳,是让出了两府中的三个位置。

  三人去后,政事堂只剩韩绛、张璪二人;郭逵可以不论,枢密院也只有章惇和苏颂两人。

  两府中一下就多出了好几个空缺,正常情况下,可不知要等几年才能遇上。又正好自己在京师,位置也能够得上,这更是难得。

  也许太后对自己感观不佳,但那也是因为韩冈造成的。现在韩冈明显在太后那边不再受信重,只要自己努力一下,进入两府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想到毕生的梦想近在眼前,吕嘉问心中焦热如火烧,扯开襟口,推开书房门,望着黑暗中的小院。

  王安石是否东山再起尚不可知,纵使回来,也只会是平章军国重事,而不会占去两府阙额。

  而韩冈,从功劳上看,不让他重入两府,哪里都说不过去。

  但太后会怎么安排他?

  如果进枢密院,是与章惇并为枢密使,还是章惇成为宰相,韩冈接任?又或是韩冈继续做枢密副使,苏颂顶上章惇的位置?

  这倒是可能xing很大。以韩冈和苏颂的关系,还有年纪,韩冈完全没有必要。而从他过去的为人来看,也不会急着争夺枢密使的位置。

  当然,韩冈也有可能进入中书门下。

  他不会立刻就任宰相,再大的功劳也能用其他方式进行奖赏,只会是参知政事。

  但不论韩冈进入东府,还是西府,都能够顺利掌握住权力,加上章惇和苏颂两人,都是韩冈的盟友,韩绛老迈、张璪无用,太后肯定需要一个能与韩冈对抗的人选。

  太后需要什么样的角sè,吕嘉问就会去成为什么样的角sè。只要能够进入两府,因为这样是最容易的。

  皇帝总是需要几个能做事的宰辅,然后再配上几个与他们合不来的同僚,这样才是一个稳定的,能让皇帝安心的zhèngfu。

  不说前朝多少例子,只看本朝,就知道多少宰辅一开始是天子为了扼制权臣而被提拔上去的。这些年,吕嘉问可是亲眼看见冯京、吴充、蔡确之辈是怎么借着王安石的光,踩在他身上,一步步爬上宰相之位。

  这条路多少人走过,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最顺畅的一条。

  不过能看出这一点,不会少。至少李定肯定看到了。

  尽管两府空出的位置有三个,但太后那边,并不一定需要塞进去多少人。对于将名额一个个都占满,并没有太多的急迫xing。

  真要说起来,最后除了韩冈之外,能入选两府的甚至可能只有一人。

  “一个啊。”

  吕嘉问悄声自语,然后转身回房。

  今晚就得写封奏章上去,这时候,得尽快表态。不然肯定会输给做着御史中丞的李定。

  ……………………

  三个空缺如何弥补?

  韩冈能感觉得到向太后对自己的殷殷期待,只是他心有顾忌,也另有想法。

  “蔡确诚jiān佞之辈。得选入朝后,十年身登公辅。其善于作伪,长于体察上意,先帝一时失察,致使其能够祸乱朝堂。”

  有今天的事,韩冈便敢当着太后的面指责赵顼用错了人。

  向太后也没有为丈夫辩解的意思,点头道:“卿家说得是。”

  “其余二人和蔡确一般。蔡确看惯风sè,惯会见风使舵,小人也。曾布曾受家岳推举,数年便至三司使、翰林学士,但其为人反复,因而被逐出京城。薛向诚有才,财计之术,当朝无人能及,不过对圣人之学少见亲近。”

  “卿家说得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