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我不想说我是鸡》(1/4)
“鸡还不好发散思维啊?”林在山被石峰说笑了。

  关雅玲讲:“鸡很容易创作吧?鸡有很多寓意——吉祥如意,辟邪镇妖。雄鸡报晓的形象多正面啊,创作空间非常大。”

  “再往外发散——鸡蛋,鸡毛信,这都可以是咱们发散出去的范围和创作方向。还有斗鸡,也能写成很热血的歌。”

  林在山提建议:“像鸡这种意象很大的命题,我个人建议,我们创作时不要把它局限在单一的很笼统的形象上——当然这样创作也可以,但现在留给咱们准备的时间实在太短了,要想把大的意象写到位,这需要下大工夫。所以我觉得大家在准备这种很大的意象的命题时,要给它发散缩小成一个很小的点或面,针对它的一个特点去创作,千万不要去写那些笼统的概念。抓住一个小的点去深挖掘,这样更容易创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邱震海唐亚轩等人全都点头受教,在纸上记下了林在山给他们讲的要点。

  吴一凡见林在山他们在讨论鸡,对屋里正在闲聊的音乐人们讲:“你们也都发发言,给咱们这几位唱作人提提建议,有关鸡,还能往哪个方向发散去创作。”

  有音乐人提建议:“白鸡镇妖,雄鸡报晓,多容易创作啊!”

  闵州当地有白鸡驱鬼辟邪的习俗,所以一说鸡,闵州人都会想起白鸡的辟邪形象。

  吴一凡讲:“这些太平凡了,不好写出特色。老林,你给大家发散一个吧,让大家学学你是怎么发散的。”

  “我也没什么很特别的发散方法,就想到哪个方向了,就沿着那个方向往下去想就好了。”

  在邱震海他们听来,林在山讲的要点简直字字珠玑,全都记到了纸上。

  电话另一头的李孝妮,躺在沙发上,抱着个小记事本。也在记林在山“上课”的要点,她可比彩蝶琴房中这些人更清楚林在山的创作实力有多强。今天她要好好的和林在山学习学习。

  “提到鸡。你们脑子里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什么?”林在山引导着问大家。

  “必须是小姐啊!”35岁的资深录音师赵成栋,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开玩笑,竟讲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吴一凡叮对方:“你嘴欠吧?老赵,你正经点成不成啊!”

  “呵呵,我挺正经的啊,大家各抒己见嘛。我相信在场的这些男的,包括女的。提到鸡,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小姐吧?”

  众人一阵轰笑。

  赵成栋却脸皮厚厚的给林在山出难题:“林老师,这个方向能发散创作吧?”

  林在山处变不惊:“发散是肯定能发散,小姐也是人啊,是人,身上就有故事。但我建议大家不要往这个方向放散,毕竟这是要上电视节目的作品。”

  吴一凡也叮嘱几个唱作人:“你们创作,一定要做能被大众主流接受的不会被毙掉的作品,千万别往太歪的方向去做歌。别给电视台找麻烦。更别给你们自己找麻烦。”

  石峰等人都懂这点,会意的点了点头。

  “现在又没上电视。”赵成栋仍在怂恿:“林老师,小薇说你即兴创作特别厉害。您就即兴来首小姐之歌呗,让我们开开眼。”

  大家都朝赵成栋这有点痞的录音师。投过去了无奈甚至是鄙夷的目光。

  吴一凡气说:“你找茬儿是吧?老赵。”

  赵成栋哼唧说:“没有啊,我就是和林老师学学,看看他是怎么创作的。”

  林在山不愠不火的微笑着讲:“你要想学,我就给大家往别的方向发散发散,往小姐的方向发散,对我们几个唱作人的准备工作一点意义都没有,纯属浪费时间。我六点半就得走,咱们珍惜时间,说点有意义的课题好吧?”

  “那行。那换一有意义的,禽流感怎么样?”赵成栋又换了一个难题:“我脑子里想到鸡。第二个就是禽流感。”

  前一段时间,南方一直在闹禽流感,大家闻鸡色变。刚刚讲鸡的命题时,很多人脑子里还真的想起了禽流感。

  大家觉得禽流感这个话题倒是不那么偏了。

  石峰积极的讨论着:“以禽流感为背景,我可以想象一些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这要写成歌了,肯定很深情!”

  关雅玲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