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传道单于夜犹战(下(1/2)
因为在这纵深可怜的土台上,就没有任何的水源可以挖掘,又失去了绝大多数可以用来放血解渴的坐骑和牲畜;除了一

  身汗水风吹凝结成的盐霜之外就再也别无所有。

  他们就这么在毫无遮掩的夏日炎炎暴晒之下奔逃日久,焦渴难耐的沙陀士卒们只能努力的蜷缩在稀疏可怜的荫蔽下,把

  每一片找到的树叶草枝,含在嘴里嚼烂来体会到那么一丝丝粗粝当中的滋润。

  只是当他们被苦苦人手日光炙烤,而奄然残喘的等待夜幕降临之际。底下聚拢而来的贼军却没有急于进攻,反倒是搬运

  来了更多的器械,开始对着他们所在的台地,投掷起一种特别刺鼻熏人的毒烟球来。

  虽然很快就被他们找到对策,用衣袍扑灭和压倒在泥土里;但是弥散开的烟雾却是人力无法驱逐的。这下就再也没有人

  能够忍受下去了。除了不顾一切夺路而逃之外,他们饱受饥渴与烟熏火燎折磨的脑海之中,已经想不起任何的其他事物

  了;

  虽然李克修还是想要竭力组织起一波攻势来,为自己和他人争取那么几分逃出生天的机会,但是这又何尝不在负责围攻

  的太平军捉生校尉董周的预期盘算之中呢。

  因此,早早就被重点关注和盯上了的李克修,在与亲兵交换服色之后又奋力挥舞着兵器穿过一道道烟雾,眼看就要冲入

  山脚下一道干枯河床形成的深沟中。

  却突然随着前出的人群被草木中预设的不起眼拦网铁丝,前赴后继的绊倒在了地上,更是又被兜头盖脑的扑上了好几张

  特别加固过的渔网,就此成为了接战以来第一个被俘获的沙陀军高层人物。

  而董周在初步确认了这个俘虏的真实身份之后,亦是如获至宝的将第一手消息,通过比信鸽更加稀罕但是速度和效率也

  更快,经过训练后还能主动寻找特定目标的小隼给放飞了出去。

  于是仅仅一夜之后,太平大都督府一直在商州北境集结待机的最后两万人马,也在响彻山峦的鼓点和号子声中,伴随着

  遮天蔽日的旗仗而开出蓝田关,正式加入到了关中的战场中来。

  只是当从秦岭群山夹道中蜿蜒如长龙而出的队伍,前呼后拥着周淮安的大车行走在关中大地上时,他脑中想到和叹息的

  却是另一些事情了。毕竟,这是他在这个时空和年代还第一次踏入关中,这片上古文明的发源之地和古都云集的所在。

  而这里也是八百里秦川乃至长安城的东南门户。据说八百年楚国的谢幕之战,战国晚期两为秦相,以连横之术破合纵之

  策的苏仪,以欺诈割地六百里为导火索的蓝田决战就发生在这里,

  然后在秦末群雄征战当中,汉高祖刘邦在蓝田关的前身——嶢关大破秦军而兵临咸阳的战役,亦在这里爆发的;此后历

  代兵家争夺不断,也算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战场所在了。。

  “启禀大都督,前军已过了青泥关的旧址,抵达白鹿原了”

  负责指挥本阵第一军序列的葛从周,再度使然策马前来禀报道:

  “白鹿原啊。。”

  听到这熟悉的名字,周淮安不由随着翻沉滚动的尘封记忆而深有感触起来。却是因为后世一本作为学生时代启蒙读物,

  号称很黄很暴力的近代乡土作品《白鹿原》,而通过某个yy勤劳发家的白氏大地主,第一次知道和了解到这个名字的。

  当然了,根据最早《续汉书·郡国志》新丰县注引《三秦记》曰:“县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而就此得名

  。又有《水经注》、《太平寰宇记》中所称:“平王东迁时,有白鹿游于此塬,以是名。”的记录。

  因此,白鹿原原本亦名霸陵原;正好位于后世陕西西安市东灞河与浐河之间,南连秦岭,北达灞、浐交汇处,东西宽约

  十数里,南北长数十里轻缓起伏的河谷台原。而所谓的霸陵/白鹿原风光,同样也是京畿二十四景的游玩名胜之一。

  因此,李白被赶出长安前的《别韦少府》有曰:“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白居易的《

  城东闲游》也有“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