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放下包袱才会更强大(2/3)
拿手机来扫描二维码投票,当然是一个号码只能投一次。

  迅速拉开师徒俩的数据。

  因为下面有创作说明,万长生表达的是金箍对强大力量的约束控制,也就是表达对那些奋斗在核工业战线勇者们的敬佩。

  他的着眼点在那个金箍上。

  而郭槐生这个说法就玄妙了,对生命的探索,对力量的敬畏,对宇宙的思考。

  标准的艺术家口吻,本来他这个东西就做得抽象,怎么解读都可以。

  留下了非常宽阔的想象空间。

  其实更符合美术学院一贯以来的艺术范儿。

  于是投票给师徒俩的数据,倒也没有一边倒,大美社的小伙伴人数虽然多。

  但在各种群里都讨论,这是纯粹的艺术pk,不爱出头的万万既然和系主任这样搞,就是为了带动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

  大家就应该平心而论。

  这确实是让美术学院师生们的注意力,迅速从苏沐楠升官的话题中迅速转移过来。

  很多老师教授都在参与讨论,当然是各自专业师生群,并不因为后起之秀的各种光环,也不因为郭槐生的系主任和老资格地位,单纯的从作品来分析讨论,揉碎了掰开了跟学生们探讨。

  连赵磊磊都非常兴奋又细致的下场参与。

  因为这里面有很多艺术争论,万长生的技巧确实没得说,甚至艺术表现力上极具天赋,但他在艺术深度上就是短板。

  他过往所有的作品都被拉出来细品。

  而郭槐生虽然已经十多年没做这种纯艺术创作,既不需要迎合甲方赚钱,也不需要歌颂粉饰表态,可他的思维还是犀利老辣,更充满天马行空的开阔思维。

  别看他四五十岁的老家伙,作品里面更有孩童般的胡思乱想。

  相比之下,万长生所有的作品,都像个深思熟虑的中年人。

  将满24岁的万长生,独坐在碑林的十多年,可能真有山中一日人间一年的感受。

  对历史和人性了解得越透彻,就越冷静理智。

  表现到艺术作品上就是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精细有余,而灵性不足。

  很少有那种酣畅淋漓、挥洒自如的灵光乍现,更多都是精准定位,严格造型之外再细致补充。

  最后的东西,好是好,就是少了点艺术韵味。

  这其实是很多工艺大师一辈子都难以攀升到艺术家的门槛。

  万长生不过是因为身处艺术学院,自然而然的就先站在了艺术家内。

  这也是席导、老雷、郭槐生、老童他们都跟万长生提过的,放松点,让自己更随心所欲的体验艺术感受,不然可惜了他这一身的技艺。

  人生就是这样有得有失,不可能面面俱到。

  万长生自己倒是没觉得有什么,顺其自然的发展呗。

  所以师徒俩的作品呈现出来相当强烈的个人特色。

  投票不相上下。

  刚开始万长生的投票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慢慢随着美院内部各种讨论,三五天时间里面就让郭槐生的票追上来。

  但一周时间到了的时候,万长生终究还是在学生中间占有巨大影响力,大概以七成票数赢了三成。

  这时候不等郭槐生说什么,赵磊磊就跳出来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纯粹的艺术评论文章,分析了师徒俩的作品有那些利弊,还是以油画家的身份说自己班门弄斧,最后虽然有点调侃的结论是万长生的雕塑作品,带有工艺造型设计的具象影子,可能更受设计类专业的喜欢,目前绘画类和设计类学生的比例恰好就是三比七,大家要注意这个趋势啊。

  他已经很含蓄的在提醒,目前绘画类专业的式微,工艺设计类更占据优势上风,都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了。

  于是在末尾提出这种师生之间的纯艺术pk非常好,重点表扬了几篇校内的艺术评论,然后提出自己和油画系一位学生也将各拿出最近的一幅作品来pk,欢迎大家评头论足。

  这下,再一次削弱了郭槐生输给学生被打脸的感觉,就是蜀美内部一种不论师生关系,只搞艺术探索的方式。

  连院长自己都不怕丢脸,拿出作品来比较,这已经是非常清晰的表态了。

  蜀美的学术氛围,前所未有的浓厚。

  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