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4)


  舒秦打开麻醉系统开始做记录,一动才发现后背出了一层汗。

  患者循环系统已经濒临崩溃,“替代”液体和血管活性药物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红细胞”。

  可是血库输血有一套流程,最快也要先“合血”。

  舒秦频频往门口张望,巴不得库血即刻送到。到了这种时刻,时间每流逝一秒,就意味着生命流逝一分。

  禹明干脆放下了所有的操作,专门盯着患者的“自体血回输”。

  舒秦则看着患者的脉搏和心电图曲线,只要稍有波动,她的心就随着加快,要是“库血”再不来,她怀疑自己也要心律失常了。

  好在患者血压再一次往下垮的时候,第一袋“自体血”收好了。

  禹明将血袋递给巡回老师,简短的一个字:“灌。”

  巡回老师将血袋往上挂,手微微发抖。

  鲜红的血快速进入静脉,患者的循环缓慢回升。

  禹明紧接着回收第二罐“自体血”,来不及在电脑上查结果,直接给检验科打电话:“对,我要血常规、凝血常规和dic全套结果。”

  听完报告,禹明看向顾教授:“凝血酶原复合物400u和纤维蛋白原2g.”

  顾教授点头,又说:“继续补凝血因子,全力做好保温措施,小刘,马上去做一个血栓弹力图,除颤仪推过来。”

  那边血液制品输送管道的提示音响了,血库终于将第一批红细胞传来了。全手术室的人都觉得这单调的提示音堪比天籁,巡回老师最快速度核对完,带着几名急救组的护士一起“推血。”

  台上还在出血,两名主刀在切除破裂的脾脏,太多处出血部位,邹茂等人负责压迫和塞纱条。

  禹明和顾教授根据“心排量”的监测结果,随时对液体补充速度进行微调,现阶段患者全身血容量太“欠缺”,只求一个“快”字。

  突然,手术间的门敞开,几大“巨头”出现了,医务科的柳副科长赶来了,罗主任和血管外科主任还在系口罩,肝胆外科主任声如洪钟:“快帮我穿衣服。”

  都是雷厉风行的老将,一时间,上台的上台,穿衣的穿衣,手术间再不复刚才的安静。

  几位主任止血、切除、缝合,从急到缓,从重到轻。

  如前所料,患者多脏器损伤,整个腹腔脏器血管都需要重建。一台手术至少需要四个科室联合施救,柳副科长为了随时调动各临床科室参与抢救工作,临时成立了急救组,他自己担任组长,罗主任担任副组长。

  罗主任迅速评估完患者的全身情况,又跟禹明和顾教授制定接下来的抢救方案。

  台上的医生换了一拨又一拨,脾脏和肝脏的手术做完,轮到血管外科,血管外科下台,紧接着是普一科和骨科。

  舒秦全程忙着调整输药速度和做记录。

  禹明跟罗主任急救方面思路一致,除了纠正贫血,将减轻心脏负荷和减少氧债也都考虑进去了。

  患者的体温和血压一点一点在回升,干瘪的尿袋里终于有了尿液。

  手术间依然气氛紧张,但这种紧张中透着希望。

  台上不知谁说一句:“哎,谁来帮我扶一下小程,晕台了。”

  舒秦一愣,护士名叫小程,是个挺逗的人。记得上回ktv唱歌,小程跟顾飞宇他们坐在一起,说起自己比舒秦大两三岁,非让舒秦叫她程姐姐。

  几个小护士忙着抽药,无法赶过去。

  周围都是男同志,而且都在台上,罗主任和禹明站在麻醉机这边,也都离小程太远。

  舒秦忙放下手里的病历,跑过去帮忙。

  巡回老师扶着小程:“台上待了一天,中午又来了急诊,在台上站到现在都没来得及吃饭,任谁都受不了。小程,你先喝口糖水,我让晚班过来接班,你赶快下去吃饭。”

  禹明看看时间,快十一点了,忙着抢救病人,忘了让舒秦下班了。

  等舒秦安置好小程,他低声对舒秦说:“这里要忙到后半夜了,你先下班吧。”

  舒秦摇头,整个下午和晚上她都待在这个手术间,危重病人不好随便交接班,禹明晚上临时让别人替她去疼痛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