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战略佯攻(一)(1/2)
第1167章战略佯攻(一)

  由于自己的建议,没有得到朝廷的赞成,司马懿这时候的地位,可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他是统帅幽州军队,出征辽东地区的统帅,但是一夜之间,他的兵权就没有了,又重新转回到了现在的幽州刺史,同时也是他司马懿的先锋的毋丘俭的手里。

  同时,那些为了出兵辽东而组织起来的各种军事物资,这时候也被毋丘俭以各种借口,给夺走了很多,被用于出兵并州之用。

  可见,毋丘俭确实是并不待见司马懿。至少他心里对于,自己堂堂一个幽州刺史的高位之人,居然要到司马懿的手下出任先锋,感觉到心里非常不爽。

  于是,这时候的司马懿,俨然成为了一个有名无实,没兵没粮的统帅。

  司马懿是个聪明异常,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擅长见风使舵的人。

  但是这次的变局,倒是在他的预料之外,同时极大地阻碍了他重新崛起的道路。他跟刘禅之间的一系列新仇旧恨,再度重新浮现在了脑海里面。

  所以,司马懿这次没有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在从现有的情报里面,又进行了非常仔细的分析之后,司马懿坚信,蜀汉军这次的所谓北伐,绝对是在跟曹魏的军队玩假的!

  同时,司马懿非常目光敏锐地猜想,蜀汉军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玩弄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调动,甚至于真的要开始进兵并州,只怕用意在于辽东方面的战争。

  但是这也仅仅只是司马懿自己心里都猜测,根本就不可能拿得出可以佐证观点的证据。

  但是,司马懿还是忍不住继续向洛阳上书,言辞恳切地请曹睿不应该太过但由于并州的局面。

  如今的并州境内,有郭淮那样的名将统帅的军队在驻守。同时,他们还可以得到境内五部匈奴人的军队的帮助,实力已经是不可小觑,蜀汉军即使强行发动进攻,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将之拿下的。

  所以,司马懿强烈的恳请曹睿,应该将已经进入并州的幽州军队,撤退出去,将重点放在针对辽东的作战上面。

  这个时候的辽东军队,刚刚经历过与毋丘俭统帅的曹魏军的作战,一方面损失颇大,一方面对曹魏军的畏惧之心还记忆深刻。

  曹魏军就应该乘着现在这样的好时机,以最快的速度向辽东出兵。这一来的话,曹魏边境上面的因素,也就可以因此被扫除掉一块了。

  当然,这样的说法,从历史上面来看,其实是很偏狭的观点。

  一国的边境地区,特别是靠近草原方向,是非常难以实现长久的安定的。曹魏即使成功拿下了辽东,那么接下来骚扰你曹魏在辽东的边境的敌人也会立刻跟着出现。

  这个敌人是谁?那就是具备有很强的对外扩张侵略的高句丽。

  高句丽现在因为辽东境内有公孙渊的势力,他们家族已经在辽东经营了三代了,势力颇为稳固,所以高句丽不敢动辽东。

  而且,高句丽的西面草原,还有一个夫余国在。这是一个比较温和的国家,正好被高句丽在不能够向南发动进攻的时候,展开进攻的替代对象。

  现在的辽东北方,就是这两个国家在互相打来打去的,暂时还顾不到辽东这块。

  所以,一旦辽东落入曹魏的手中。高句丽就会利用曹魏在辽东统治未稳的时机,转而向南方发动侵略。历史上,他们确实就是这样干了。所以后来才会惹恼了曹魏,派出了毋丘俭率领军队,几次出兵高句丽,横扫了他们的国家,拿下了他们的国都,导致他们二百年里面都是元气大伤。

  但是问题很明显,高句丽这个国家就是一条蚯蚓,你就是砍得它只剩下一小段,它照样还是可以活下去,而且依然是死性不改。所以,在差点被毋丘俭灭国之后的二百多年之后,高句丽再度变得强大起来,继续对天朝进行骚扰。

  也许棒子国的那种顽固的性格,就是从高句丽这些草原败类身上遗传过去的。

  高句丽这个国家一直到了唐朝的时候,依然还是中原的天朝所出兵攻打的对象。

  司马懿这封言辞极为恳切的上书,终究是没有得到曹睿的回应。在曹睿看来,并州的地位较之一个遥远的辽东的地位,那实在是强的太多了。

  这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