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议定河套(1/2)
第1078章议定河套

  在冯翊郡的战争结束之后,河西鲜卑的军队得到了相关消息,也并不想再跟蜀汉军继续打仗下去,很快就又撤退过黄河,进入了他们自己的住地。

  冯翊郡魏延军队的战败,再度给刘禅提了一个醒,在对待曹魏军队的问题上,永远没有掉以轻心的余地。

  而且,这件事情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来,曹魏的军队的战斗力确实可以强过蜀汉军,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外族军队对蜀汉边境的骚扰,本来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虽然秃发寿阗的这次出兵介入蜀魏之间的战争,使得这个问题变得尖锐起来。

  魏延、费祎、陆逊乃至于马岱和黄权等人,都对此事表达了极大的愤怒。

  毕竟,魏延这次之所以没有及时得到马岱的军队,至少是其中的骑兵队的支援,在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马岱必须动用骑兵队去对抗秃发寿阗的鲜卑骑兵!

  所以,这些身处边疆的蜀汉要员,全部近乎以默契的姿态向大司马府和皇帝刘禅请命,要求一定要严厉惩戒河西鲜卑,特别是他们的首领秃发寿阗。否则的话,日后一旦曹魏军队故技重施,那么秃发寿阗的鲜卑骑兵就又要卷土重来,如此下去永远不是尽头,雍凉边境必然要不得安宁了。

  很快地地,另外两个人也加入了这场请命当中:伊健达和治元多。

  伊健达自从他的父亲伊健妓妾被张既杀掉后,部族就在雍凉腹地呆不下去,辗转过了黄河进入了河套谋生。他们在河套生活的很不如意,经常受到河西鲜卑的骚扰和进攻。

  所以,伊健达见到蜀汉军大将们如此同仇敌忾,当即联合治元多也同时向刘禅上书请求让他出兵击败河西鲜卑。

  刘禅本来就一直很关注河西走廊以及河套地区的状况。

  河套地区后来号称塞上江南,拥有肥沃的平原地貌以及良好的灌溉条件。而且,这里还靠近塞外,也非常适合用于放牧,历朝历代都是大汉与塞外游牧民族不断互相争夺的地区。

  刘禅早就有意要将那里重新收入蜀汉的囊中,然后让伊健达和治元多的部族,以及一些北方边境的汉人一并迁移过去。通过杂居的方式,让汉人也逐渐适应羌胡人的骑射生活,学习到羌胡人的牧马技术,从而使得汉人之中也出现可以进行游牧生活的群体,乃至于最终要是能够形成如同俄国的哈萨克民族,那其实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刘禅见到如今大家的士气可用,加之刚刚给冯翊郡的战场上面输送过去大批的物资,还有剩下不少,正好可以转而用于对河西鲜卑的作战。

  不过,现实情况之中还有诸多不便的因素需要处理完毕。

  于是,刘禅首先召见了大司马董和以及尚书台兵曹尚书诸葛瑾,这两个跟军事密切相关的重量级人物,向他们征询在短时间之内,在雍凉二州的北面集结起来大军的可能性,以及蜀汉军这次可以调动多少军队参与对河西鲜卑的作战。

  大司马董和早就提前知道了刘禅之所以召见他的意图,毕竟,大司马府也同时得到了雍凉二州那些将领们的请战文书。所以,董和其实也算是有备而来。

  而尚书台本来就是皇帝的资讯机构,所有要上呈给皇帝陛下批阅的表章,几乎都要提交给尚书台先行草拟意见,让皇帝决定是否采纳。

  所以,兵曹尚书诸葛瑾当然同样清楚刘禅召见他的意图。这两个人可谓都是有备而来。

  董和稍微想了想,说道:“陛下,调动大军的话应该问题不大。而且,如今连盖猛和熊平的骑兵队都还停留在雍州境内了。若是陛下想要对河西鲜卑用兵的话,就必须要大量动用骑兵队不可,若是如同当年高祖皇帝出兵匈奴那样的话,则失败的可能性太大。”

  诸葛瑾说道:“如今我大汉的骑兵队大量集中在雍凉二州。凉州方面有马岱将军直属的骑兵队,以及划归他统率的李胜元的骑兵队,雍州这边还有伊健达、治元多、高时黎三人的羌胡骑兵,连盖猛将军的大型骑兵队都在雍州。若是把这些军队集结起来的话,人数至少也二万五千人之众,足以对河西鲜卑展开作战了。”

  董和闻言,也点头附议诸葛瑾的话。

  但是刘禅心里却并未如同诸葛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