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遗留问题(一)
实并未跟马良先生商量,就自己决定这样做了。马良先生当时已经被襄阳城繁杂的政务弄得焦头烂额,而且还要为当时南郡的战争筹备粮草,所以一时间根本就管不到那些死里逃生的士卒们的情况了。

  后来,随着襄阳城的局面逐渐稳定下来后,马良才终于想起来这件事情。关兴这时候,才只好将自己的做法告诉了关兴。

  马良心里其实是有些生气的。世子当时离开襄阳城的时候,乃是向他们二人特别关照过这件事的,但是这个关兴居然出于一己的偏见,就这样草率地处理了此事。

  世子对待那些被俘人员的态度,马良是再清楚不过了。否则世子也不必这样大费周章地,还派人亲自过襄水,进入曹魏军的大营去调查情况了。

  所以,关兴的这样的做法,要是被世子知道了的,世子必然要暴怒的,说不定还会追击他们二人的责任的。

  其实,马良倒是比较超脱,世子一向跟他交好,不会对他如何的,顶多就是埋怨两句。但是关兴心里就很不安定了,立刻就想起当时在宛城的时候,世子他们兄弟人是如何暴怒的了。

  于是,关兴在向马良请益之后,便根据马良的建议,立刻向世子那边发出了文书,表示自己已经意识到错误,会因为此事向成都请罪之类云云。

  刘禅当时因为南郡的战事,襄阳城还要借助关氏兄弟之力,所以心里确实是有些恼怒的,但是并未对关兴怎么样,加上,他知道关兴这封文书,当然是不可能送往成都的,只是一种表示认错的姿态而已。

  所以,刘禅当时反而还向襄阳发出书信,好言安抚了关兴的情绪,只是让他多多照顾一下那么被释放回来的士卒。

  所以,此事就一直被刘禅给搁置到现在,都还没有对那些士卒们做出妥善的安置。加上前天,荆山忽然有消息传出来,说是有人因为忍受不了这样被歧视,已经自刎身亡了。

  刘禅觉得,此事是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刘禅经过大半天的思考之后,亲自提笔给关兴和主持襄阳城民政的王甫两人写了一封信。

  刘禅在信里出乎意料地,要两人将所有那些被俘的士卒们的资料,全部销毁掉。这样的话,以后就是有人要追查,都追查不了了。

  并且,信里还附加了一道征调令。但是这倒征调令不是给关兴的,而是给荆山里面的那些士卒们的。刘禅要将他们征调进入汉中。因为到了那里之后,就再也无人认得他们,更无人知道他们曾经的往事了。

  然后,刘禅这才向汉中太守魏延和成都发出信函,让他们同意这支军队的行动。

  但是,刘禅还是在信里向魏延和成都撒谎了。他并未透露这些士卒曾经沦为曹魏俘虏的事情,只是说那些人的家人都有战死在沙场,现在都成为家里的独子了。他自己这边为了保住他们家里的骨血,就不愿意再派他们上战场了。所以,刘禅这边才会请汉中,将他们接收了。

  刘禅这样做当然是用心良苦的。因为既然连关兴都排斥这些人,那么更别说是魏延那样的勇烈之人了。所以,这样的事情劝说是没用的,世风就是如此,索性来个善良的谎言好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