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企业也是华夏企业。(1/2)
说到专业知识,梁丘孙翔的知识量和想法都很多,一上午的时间完全是他在说,韩墨在听。

  想要做农业,和做互联网完全不一样。

  做互联网,韩墨虽然不懂代码、编程这些,但这种人很多,国内不缺少程序员。

  缺的,是有想法、脑子好用的程序员。

  一个好的点子,就能让软件发展的更好、赚到更多的利益。

  韩墨哪怕不懂专业知识,也可以找人来做,只要对方能把韩墨想要的效果做出来,他就不介意给对方开出丰厚的薪水。

  所以互联网方面,对于韩墨来说很好做。

  他对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成功方法都有所了解,只要照搬过来就行了,而且现在韩墨的思维,在这个年代看来是非常超前的。

  毕竟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是从今年才正式开始的。

  微新就是如此,哪怕韩墨没有经验,但凭着先知的能力,便一步步把微新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甚至有了成为‘智能手机必装软件’的苗头。

  可农业,就不行了。

  韩墨一点都不懂,他对于这个行业完全是两眼一摸黑,处于最基础的了解。

  而这一行,梁丘孙翔是绝对的行家。

  “老板,我觉得我们刚开始,不适合投资太大,因为基金会每个月所需要的物资体量在这里放着,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满足供应。”

  “但靠着自己的生态链,前期发展起来确实比较困难,这还需要一步步来才行,我的想法是先收购,满足最基础的环节……”

  一上午的时间,可谓是让韩墨大开眼界。

  他对于农业的了解很少,对于四大粮商的能力的了解也欠缺。

  四大粮商的实力很强,但毕竟是做粮食行业的,虽然必不可少,但却不是很吸引人注意。

  毕竟衣食住行都是最基础的东西,肯定没有一些公司的市值暴增,或者又开发出了什么高新技术吸引大家的注意。

  而且粮食领域,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大家早已经习以为常。

  但四大粮商的实力,却是非常恐怖的。

  哪怕是在华夏,四大粮商都有着很大的市场份额。

  近几年华粮集团逐渐崛起,一直和四大粮商对抗,才让四大粮商在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市场份额变少。

  可尽管如此,国内还有一半的市场份额,被四大粮商所占据。

  不然12年的时候华粮集团也不会发出声名,表示要以国家能力抗衡四大粮商了。

  但哪怕华粮集团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国内,仍然难以抵挡四大粮商的进攻,一直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而且对于国内的一些相关渠道,我以前也曾经接触过,毕竟咱们华夏的市场份额是东南亚最重要的。”

  梁丘孙翔说道:“甚至可以说我有整个东南亚地区各大环节的人脉,毕竟帮吉虽然有着完整的生态链,但也避免不了需要和相关的各行各业打交道。”

  “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同时也是我们的限制,想要在华粮和四大粮商争抢的市场份额当中杀出一条路,很难很难啊,只能看老板你的了!”

  粮食,永远都是根本。

  人不能不吃饭,所以控制了粮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等于控制了人类。

  不过这只是夸张的说法,但如果能控制巨大的市场份额的话,其利益和能量都是无法忽视的。

  华夏不可能让国内的市场份额全部掌握在四大粮商手中,这样在粮食方面,必须会受到四大粮商的控制,这是任何一个大国都无法忍受的。

  所以国有企业华粮集团,一直在和四大粮商竞争。

  韩墨专门来到香岛创建农业公司,总体有两个原因。

  一是他刚开始不了解四大粮商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以为是华粮集团一家独大。

  如果自己在创办相关公司的话,直接竞争起来不太合适,但和四大粮商一样都是外来企业就没那么多限制了。

  二是总部坐落于香岛,更加方面公司以后向外发展,对于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展有着很多的方便。

  现在知道四大粮商在国内的份额本就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