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刘岱求降(2/3)
“禀报主公,定陶传来消息,乔瑁太守经过半月有余的苦战,终于在两日前攻下了定陶县城,城内刘岱士卒尽皆被乔瑁太守消灭,有些愿意投降的士卒也被乔瑁太守处斩。

  经此一战,乔瑁太守消灭刘岱在定陶的守军士卒近20000名,自身损耗却是在30000人左右,剩余士卒似乎已经不足50000人。

  不过定陶一战之后,乔瑁太守已经帅兵直逼濮阳城方向而去,而且黄河以南地带已经没有多少像样的刘岱部众相抵抗,相信用不了几天时间,乔瑁太守就可以赶至濮阳城附近黄河南岸……”

  高顺继而言道。

  杨锐没想到乔瑁这次是动了真怒,在杨锐拿下观县县城的前后,乔瑁报仇心切竟然也强攻下了定陶县城,而且还处置了城内所有的刘岱守军士卒!

  如此一来,刘岱便真的只剩下定陶一座城池可守了。

  “泰山郡太守丁原处的情况如何?”

  乔瑁方向有了进展,杨锐也就顺带问起了丁原方向的情况。

  “禀报主公,此前主公所攻取的各个城池,已经都被丁原太守相继接手过去,并逐一重新安置了驻守人员,目前形势都十分稳定,只等主公提名各县新的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员了。

  主公轻取观县县城,属下已经派人前往通知丁原太守,相信其闻讯后也必将前来接管观县县城。”高顺又是言道。

  “哦?要令吾提名相关官员么?”

  杨锐不置可否的嘟囔了一句。

  新夺刘岱之地官员的配置基本上也就意味着地盘的归属,在这一点上丁原倒是没有任何的野心,直接将这一环交给了杨锐来处置。

  而实际上,杨锐伙同乔瑁和刘岱二人共同进兵攻击刘岱的目的,便是要与其二人共同分管所得刘岱新地盘的,杨锐自己一人的话,在人手方面肯定是不足的。

  如今丁原的举措看起来却是在避嫌,看来在这一点上只能等到与刘岱战事平定之后再与两人进行商讨了。

  总体形势一片大好,接下来杨锐令士卒在观县县城之内休整两日,本打算就要再次帅兵直扑濮阳城的,未想到一日之后便收到了来自刘岱的乞降书!

  的确是乞降书!刘岱早就被杨锐打怕了!

  在刘岱的这封亲笔书信当中,其对杨锐可谓是恭敬尤嘉,并一遍遍地吹嘘杨锐自黄巾起义以来的诸多神勇之处,奉承杨锐对汉室社稷的巨大功绩,并标明愿意以汉室宗亲身份为杨锐申报爵位。

  同时刘岱也没有忘记拉旧情,反反复复地念叨其与杨锐共事兖州之时的缘分,并标明当初杨锐身为钜平官员之时就曾经仰慕过杨锐的大名,更没有少提后来其与杨锐同为十八路诸侯共伐董卓之时的亲近之类。

  并且最终刘岱明确表示,愿意出巨资纳贡于青州杨锐,同时割让土地以求和解,具体数量多少都可以商谈,只求杨锐恢复其在东郡一郡之地的权益,其余他在兖州的传统地盘都可以交给杨锐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刘岱在信件当中十分隐晦地表达了愿意舍弃袁绍阵营而另投杨锐阵营的意愿,甚至为此做了一些保证,情愿无条件配合将来杨锐发起的任何行动,诸如同盟协定之类刘岱更是求之不得。

  总之就是祈求杨锐给他一条活路……

  “诸位认为该如何应对刘岱求降一事?”

  在收到刘岱的乞降书之后,杨锐便让张宁、高顺、张辽、武安国、郭嘉几人传阅一遍,尔后才开口问道。

  几人读过刘岱这封亲笔信之后,大都有些意外之色,刘岱再怎么不济也是一方诸侯的存在,未想到他会在信件当中对杨锐、对青州如此低声下气。

  在被杨锐问及之后,几人也都是若有所思的样子,衡量着其中的得失,场面竟是一时静了下来。

  不过杨锐也不着急,像这种战与和的大事,能够决定整个战事的走势和结局,任谁都要好好思考、衡量一番其中利害的。

  “州牧大人,郭嘉以为对于刘岱刺史的乞降,烈阳州牧自然大可答应下来……”

  经过一阵沉默之后,这次却是郭嘉率先开口,并且其所言之内容也是让其他几人颇为意外了一下。

  其实任谁都明白,刘岱乞降一事无论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