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者来寨(1/2)
索妮回到帐篷,脸蛋绯红,想起今天晚上的事儿,又是浑身上下一阵炽热。苏菲已经安然的睡去,索妮拿出相机翻弄了一下上边的相片,浅浅一笑,便隐隐睡去。那一夜,索妮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两只巨大的蝻虫朝着她飞来,蝻虫佞笑着,扑打着翅膀,在周遭扇起一股劲风。

  索妮不断退缩,蝻虫不断靠近,索妮惊慌着、畏惧着,恰在这时,叶杉一袭黑衣,长发翩翩,手持一把利剑,所向披靡,英俊神武。只一剑挥出,无数冲击波纷纷扩散,惊起一道道涟漪,空间顿时扭曲,那些蝻虫早已经在叶杉那风骚的一剑中,消散殆尽,索妮投进了叶杉宽大而温暖的怀抱,就此一把残剑,一身蓑衣,浪迹天涯,了无牵挂。

  可惜,当索妮醒来的时候,只是一场梦。

  苏菲瞪着索妮,浅浅一笑,问道:“梦见什么了,居然笑得那么甜?”

  “我笑了吗?”索妮一脸尴尬,随后咯咯一笑:“也没有梦见什么,都是那么小小的一个关于春的梦境……嘎嘎……苏菲姐姐,你怎么大清早的不睡觉,好困呀,呜呜,我还想睡一会儿。”索妮说着,抱着枕头,又要睡去,苏菲拿着笔记本电脑,分析着一些什么,也不去管索妮。

  过了没多久,外边有人叫吃饭了,苏菲才将索妮叫醒。吃饭的时候,索妮边吃边偷偷的瞄着叶杉。叶杉一身冷汗,心想,该不会是这妮子还因为昨天晚上的事情要和自己计较吧?其实,自己也不是特意要偷拍她的屁股的。

  早饭过后,老榔头和几个人一起过来,带着大家去者来寨村探查疫情。叶杉和索尼以及两个中医一组,跟着村里一个叫“讨口子”的人,讨口子年纪不过十七八岁,黄发、蓝眼、高鼻梁,赫然一个欧洲人形象。

  “你怎么喜欢染头?”叶杉问道。

  “我这个……”讨口子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淳朴一笑,有些为难的道:“不晓得咱们的,天生就是这个样儿,村子里好多人都是。”

  “好多人?”

  “是啊!”

  “……”

  就在叶杉一直惊讶的时候,索妮浅浅一笑,给叶杉讲述了一个关于者来寨的故事,1989年9月30日,某报转载了法新社关于澳大利亚教师戴维?哈里斯在河西境内发现古罗马军队残部流落地的电讯,紧接着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人民日报》又于同年12月15日以《永昌有座西汉安置罗马战俘城》为题作了报道,称:中、澳、苏三国史学家联合研究发现,西汉元帝时代设

  置的骊(革干)城是用作安置罗马战俘的。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公元前53年,一支6000多人的罗马军队在卡尔莱战役中被安息军队打败,后来突围溃逃,不知下落的历史之谜,而且对中外关系史有重大意义。据报道,中、澳、苏三国史学家是从班固所著《汉书?陈汤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的。据《陈汤传》载:公元前36年,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带领四万多名将士讨伐北匈奴郅支单于,在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看到一些奇特的军队,“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讲习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这种用圆形盾牌连成鱼鳞状防御的阵式和修“重木城”的方法,只有古罗马军队采用。上述三国学者根据这一史料,认为这些人就是失踪17年的罗马残军。陈汤诛灭郅支后,“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战俘中有不少骊靬(西汉称呼古罗马人为“骊靬”)人,西汉朝廷为安置这批罗马战俘,便在今河西永昌境内设置了骊靬城。

  祁连山高耸入云,气势雄壮,沟壑纵横,雪峰挺立,一副伟岸的势态衬托着西部独有的气魄。在山脚下的者来寨,叶杉随处可见一些身材高大、肤色深红、鼻梁高耸、眼睛深陷、毛发棕色弯曲、具有明显欧洲人相貌特征的人。大多和讨口子差不多。据讨口子说,人们将这里称为“黄毛部落”。

  罗马人的后裔,听起来有些梦幻。

  不过,索妮的话,多半不假。胸口那一枚古老的玉石安静的躺在那儿,若是假话的话,早就散发出一股炽热了。此番蝗虫泛滥成灾,许多村民纷纷感染,而且,叶杉每到一处,便见着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许多人在垂死的边缘挣扎,许多家正在办丧事,或许即将办丧事。此番疫情,整个者来寨四百多人,已经先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