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归来兮,父母半老,弟妹垂髫(1/3)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桃开。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地球上,以华夏而言, 自先秦起,便有着一系列的关于“求仙”、“访仙”等行为,这种行为遍及朝野,大名鼎鼎的秦始皇派人去东海事件自不必说,后面的观棋柯烂、一枕黄梁等等故事,也无不充斥着这种思想。
  而这种行为和思想,同样遍及于历朝历代的诗词之中, 从而诞生了为数不少的颇有风味的“游仙诗”。
  名太白号青莲居士的那位,更是其中翘楚。
  那种憧憬中的“仙境”,大多带着“白云”的意味。
  或者,所谓仙者,大抵便是山中人,既是山中人,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了。而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种很正常的诗,也因为有着白云的参予,而被赋予了一层不一样的色彩。
  不是游仙,其滋味却仿佛参差。
  这其实不止是想象,也不止是巧合,所谓钟灵毓秀,很多时候, 本来就指的是灵山秀水。
  便连和游仙这种行为似乎一点也不相干的杜甫杜草堂,在写王昭君的时候, 才一提笔, 也都不自然地写下了“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什么叫群山万壑赴荆门?
  就是山环水抱,才育有昭君。
  但其实,真正的山环水抱处,又或者说,真正的“仙境”,宜想象,宜游览,却未必适合常人居。
  这里说得便是此世位列九大仙宗之一的凌霄宗的山门所在处。
  凌霄宗山门,独据一洲,外环皆海,而山门之中,山山水水,非峰即壑,又因为整个洲上尘埃极少以及其它一些不好说的原因,这里的空气中,天然地便弥散着一种清冷。
  对于普通人来说,那更接近于一种阴冷。
  在这里待上一天睡上一宿,几乎就相当于被泡在冷水里而且是被按在冷石板上,人都是要坏掉的。
  也所以, 整个凌霄宗山门,就没有一个普通人。
  所有凌霄宗新收的小弟子,一律是在外面遍及各地的凌霄别院修行,在至少凝元境大成之后,才会被引入山门。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
  那就是宗门上上下下很多沾亲带故的非修行者的亲朋故旧,怎么办?
  他们住哪里?
  其实很好办。
  开辟一个个类似于“别院”、“洞天”等等这样的地方来安置就好了。
  三木城,凌霄宗辖域的一个城池,这个城池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别院,而生活于其中的,俱是与凌霄宗有关系的相关人等,如亲属之类,其中普通人固多,修者也为数不少。
  不少老年的宗门修者,就是离宗而不离俗,或者拖家带口,或者独身一人,居住在这里。
  这里是属于凌霄宗“自己人”的城池,或者说领域,生活在这里的人,福利极好。
  小孩,有修行资质的,基本都能得到修行的机会,能不能进入凌霄宗不好说,但一起步修行,用的就是凌霄宗的内部教材。
  成年人,包括老年人,一生之中,医药之类的都是不用任何花费的,在这里的民众,哪怕自始至终都是普通人,也基本上可以无病无痛地度此一生。
  这其实就是凌霄宗专为宗门修者的亲眷之类量身打造的一个乐园,从某种意义而言,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桃花源”。
  三木城,靠近城南的一个小院内,生活着一家四口。
  这一家人大概是六七年前搬过来的,搬过来时只有夫妇两人,很快地,他们便有了一个儿子,再过了三四年,又有了一个女儿。
  这六七年的时间,也让他们初步融入了这个城池,至少以这个小院所在的巷子而言,他们差不多已经算是半个土著了,左邻右舍皆结识,街头巷尾也都知,而这家的那个浓眉大眼的小孩子,也早就和这条小巷其他的一些小孩打成了一团。
  两个在这里出生和成长的小孩且不说,以夫妇两人而论,来到这里,也是来到外界,六七年间,最初的惶恐、惊异乃至于新奇之类,在不知不觉中便开始慢慢地淡去,一直淡到几乎不见了影子。
  六七年以前生活的那处所在,那个地方,恍如梦寐,恍如隔世。
  一切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