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一场特别的晋升(1/2)
许广陵站于亭中,面容沉静,目光遥遥地看着山脚下云祥所在院落的方位。
  这就是天眼所昭示的那个第十四天。
  第十四天的清晨。
  在地球上华夏的古文明中,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之说,其中,立春有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这话若用来形容修行,也是很恰当甚至是非常贴合的。
  这种贴合并非纯属巧合,而是缘于两者都涉及事物的运行,从起始,到萌芽,再到衍生发展的阶段。
  用易经中的卦象来解释,就是从坤,到震,再到离。
  坤,是一切都埋藏于土中,诸象不显。
  震,是天地阴阳变换,云气暗中激荡,终至从暗中走向明处,春雷浩浩,四方皆知。
  离,是离离原上草的那个离,春雷之后是春雨,春雨春风带来春意,而春意之下,是一派生机盎然,草木吐秀,万物竞荣。
  这是一个万能公式,不仅可以用于气象,用于修行,也可以用于其它种种类类的方面,男女恋爱是这个样子,你去新学校新公司乃至开辟新事业是这样子,而总结一个人从童年到老年的整个一生,也会是这个样子。
  这也是易经之所以被尊为经的原因所在。
  云祥的修炼,略为有点不一样。
  他不是从那第一候“东风解冻”开始的,而是一上来,就是第二候的“蜇虫始振”。
  许广陵所开辟的这个养生一窍法,是通过“蜇虫始振”,引导身体中的气血振荡,带来“东风解冻”,然后再通过“东风解冻”,带来“鱼陟负冰”。
  最后,再在整个春临的过程中,带来真正的蜇虫鸣天下。
  这个法门的原理,并不高深,其实就连地球上的道藏中都有提及,叫做“借假修真”。
  而此刻,云祥的修行就是火候终于到了,那个“假”的养生一窍,终于带来了“真”的窍开。
  非常非常正统的,足心外窍。
  在凌霄宗的论述中,晋入开窍境,其首开之窍,天心窍为第一,海底窍为第二,五藏窍为第三,手足窍为第四。
  虽然只是第四,但其实,就像是道祖座前的蒲团一样,封神演义中,道祖鸿钧座前,一二三四五六七共七个蒲团,而能在这蒲团上就坐的,不管是第一,还是第七,都是圣人。
  凌霄宗列出的这一二三四,都是理论上可以晋入真一境的开窍等级。
  而云祥的这右足心外窍的打开,意味着许广陵的养生一窍法正式通过了大道或者说造化的核验,可以封装了。
  养生一窍法,也可以更名了。
  因为不止于养生。
  它不仅仅是滋养,更是开天辟地。
  至于云祥为什么开辟出来的只是名列第四的手足窍,和功法本身的关系并不大,又或者说,并不是功法的限制,而是云祥本人的限制。
  五六品之间的资质。
  已经步向了晚年的身体。
  这两者因素的叠加,特别是第二个因素,能挣得一个“第四”,事实上,已经是相当之了不起了。
  在这里,可以用来作为参照一下的是,凌霄宗的弟子中,一二品资质的弟子,从生命最充沛的少年时期开始,修习着最上等的最少也是一、二品之间的法诀,最终,还是有那么一批人,一大批人,挣不到那个第四!
  但是,看着云祥身上的情况,许广陵已经在想着,这一窍法是否还可以继续改进,或者说,再细分出几个版本。
  非五藏窍不开。
  非海底窍不开。
  非天心窍不开。
  可以吗?
  可以的。
  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但那又是一个大工程了,涉及到身体运转的更深层次的造化。
  哪怕以许广陵此际的高度,也只能说,这个想法可行,但如何去做,一时之间,却也没有太过完整的思路,只能说不少的想法都可以拿来推演一下。
  这就是修行。
  景随身换,身随景换,柳暗花明,花明柳暗。
  江上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之前的一窍法,许广陵已经推演得相当完整完善了,但当这一刻到来,云祥以一窍法打开了足心窍,顿时,那完整完善的一窍法,一下子变成了只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