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 徒劳(2/3)
回到正轨上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件事一旦闹出来对自己最不利。杨家最多受牵连,但自己极有可能丢的是性命。

  “三夫人,你何必如此。整件事都是你的猜疑所引起的,我要向你解释你又不听,闹的翻天覆地谁将受益?杨家的对手罢了。你冷静些,我将同李辅国交往的经过跟你说清楚不就成了?”

  虢国夫人发泄了一通怒气稍歇,一屁股往椅子上坐下,冷声道:“好,本夫人便听听你如何狡辩。”

  王源吁了口气开口道:“三夫人,我被陛下召为翰林学士之后,李辅国确实数次找我说话,也确实表露出拉拢之意。但我受杨家恩惠,又怎可能做出这种事来。但他是太子殿下身边之人,我只是个小小的翰林学士,也不能得罪他。他但凡要来见我,我也只能去见他,因为我不想惹恼他和他身后的人,这便是我和他三番五次见面的原因。我都是被动的那一方,你何曾见过我主动的去找他说话?”

  虢国夫人不屑道:“这样的辩解好生的无力,既然你无意与他交往,为何不将此事告诉堂兄和我们?为何偷偷摸摸的私下里和他交往却一句话也不透露?而且你若对我杨家忠心大可一口回绝他便是。”

  王源摇头道:“夫人,你想的太简单了。李辅国拉拢我必是经过太子殿下首肯的,我只能与之虚与委蛇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若是直接禀报左相和两位国夫人的话,试问你们会作何反应?”

  虢国夫人道:“必是会加意的对太子一方留意警戒,弄清楚他们的目的和企图了。”

  王源点头道:“这就是了,这便无形中造成了杨家和太子之间的猜忌和敌视。在大局上,和太子之间保持中立的关系更好,还是和太子之间产生敌对对抗为好?在左相刚刚上任之时,左相的一举一动都在众多人的注意之下,不知有多少人等着左相犯错,不知有多少人等着杨家犯错,你认为在这个时候和太子一党敌对或者产生猜忌是合适的作法么?”

  虢国夫人一时语塞,王源这样的分析倒也你不是强词夺理,形势确实如王源所言,李林甫虽受挫,但他还是朝中势力最强的一方。杨家新近上位,各方面都要小心谨慎的从事,这也是杨家上下达成的共识。一个李林甫盯着便已经如芒刺在背,若是再同太子一党闹翻了,那岂非更是糟糕。

  “同理,我直接拒绝李辅国的行为同样会引起太子殿下的猜疑,我一旦严词拒绝,他们便会以为我将此事禀报了你们,便立刻会产生敌对的情绪。而我只保持若即若离,让他们觉得有机会争取到我,便可以让局势变得平缓而不至于激发。而且,我还可以在这种交往之中摸清楚他们的真正意图,这才是最佳的应对之策。如果夫人有心的话,该看到上次去北海办案的那件事上,我们反倒得到了太子一党的支持。陈玄礼在殿上支持我担任查案副使便是明证。我当时也很疑惑,但后来我明白了,那是太子一党一这种方式对我们示好,这便是这种应对之策带来的实际好处。”

  虢国夫人呆呆的坐在那里,她不得不承认王源的话是有道理的,这种势力之间微妙的平衡和应对之法,就算她没多想过这些事情,但看的多了,多少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夫人,我只能说,在某个恰当的时机我会和左相主动公开此事,只是目前我绝不会主动去说出来,我这么做也是为大局着想。到时候左相和八夫人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我也无话可说。于我而言,我没有背叛杨家,这便问心无愧了。夫人如果要拿这件事来要挟我,我可真是无言以对了。”王源语气沉痛的道。

  虢国夫人一时无言以对,如果王源拿刚才这番话去向杨国忠和秦国夫人去解释,肯定会得到他们的谅解的,因为王源说的本来就在理上。王源唯一做错的地方便是私自做主一直瞒着这件事,而这一点恰恰又是王源能解释的通的地方。从王源一贯的表现来看,对杨家也没有做过什么不利的事情,相反还促成了杨国忠坐上左相之位的大事,已经在杨家众人心目中成了不可或缺的主心骨。真的拿这件事来责怪他,似乎在杨家内部也无法一致通过。

  但虢国夫人心里又很不甘心,因为她的来意并非要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是以此事来要挟王源。她宁愿王源的解释千疮百孔漏洞百出,她要的不是大局,只是为了泄私愤,报复王源对自己的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