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蓝毗尼禅院敬袈裟 桑及多国再遇乞丐(下)(1/2)
再后来他们又观瞻了这腊伐尼林,即释迦诞生的传说。当弄明白这一切,他们又按照这大唐的定制,一番诚心的礼敬之后,就随着玄空大师回到了这蓝毗尼禅院。这就是这些日子,他们对这佛陀的遗迹详细的观瞻过程。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王玄策就对这刚上完早课的玄空大师说这样说道:“大师,我等这次出使五印度,为的就是礼敬佛陀,这些时日在这蓝毗尼城,也是观瞻了甚久,诚心实意的礼敬了一番,按照我大唐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旨意,只要是佛陀的遗迹,都应礼敬一番,敬献这袈裟和戒刀。可是这佛遗迹也都无人守候与看管,既如此,我就决定将这袈裟与戒刀,礼敬到咱们蓝毗尼禅师,希望大师可以收下。”

  这玄空法师听此一说,面对这一国帝王对着佛陀的最高礼遇,也是面带喜色的欣然接受。点头同意道:“万万没想到,我这蓝毗尼禅院还能有如此之高的殊荣,既然是上国皇帝的恩赐,我等自然也是乐于收下。”

  于是在一吉日,就有了这如下的一幕。但见这王玄策等人,尽数将这常服给换成了庄严肃穆的官服。在王玄策的带领之下,周曾用一托盘托这七宝戒刀,而陈茂材则用一托盘拖着一件紫衣袈裟。跟在王玄策的后面,而众多大唐使团的成员在小六的指引之下,庄严肃穆的跟随在他们之后。

  而此时的玄空大师,已经带领着六位弟子换上了崭新的僧袍,在这大雄宝殿的门口等候。

  于是伴随着简单的仪式,行过礼节之后,王玄策就将这着两件赠送的宝物,交到了这玄空大师的手中。待王玄策等人在这大雄宝殿之中一番礼敬之后,这赠送袈裟之仪式就算礼成。

  只听这玄空大师端详着这件用丝绸制成的紫衣袈裟对他们说道:“老僧出家这么多年以来,还未曾见到如此做工精细,且华美之袈裟,贵国的陛下和娘娘可真是有心之人呀,老僧定当在这佛陀跟前时常帮其祈福。”

  “多谢大师的厚意”王玄策也是躬身施了一个礼节……

  人生似茶,总带有那么一丝苦涩。它需要细细的品,越到后面越能体会到它的香醇。起起落落的茶叶,何其相似那浮浮沉沉的人生。然而,茶叶终究要沉于杯底,正如人生不得不谢幕一般,那么的无奈。茶香缥缈,沁人心脾。茶味甘醇,令人回味无穷。正如人生,不求多么灿烂,但求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一丝贡献。

  而王玄策的第三次出使,似乎就是这个样子,这次出使急不得,也慢不了,一切只能细细的品味,细细的感念。又是几个时日的私下了解,当一切都归于平淡之时。王玄策等人就这样选择了离开。继续朝着五印度深处走去,这一路走去,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但是却是使命的使然……

  相聚总是短暂的,离别却是伤感的;虽说也只有半月左右的时间,但是在这蓝毗尼禅院,双方也都了解了很多,从不熟悉到相识,相知,这中间总是掺杂这一份莫名其妙的使然,只有当王玄策在这第三次出使五印度,即将返回归国之时,他才知道中间的种种缘由,种种矛盾,意味着什么……

  过了这蓝毗尼城,也就两三天的功夫,基本上就走到这桑及多国的地界了……在前两次出使的时候,他们也知道,这桑及多国不大,但是却颇为富庶,百姓安康,国王贤明,至如今,这老国王还好吗?

  当他们跨入这桑及多国地界的时候,依旧是这样的安然与恬静。没走多久,依旧趁着后半晌就到了这桑及多国的王城。当到了这城门之下的时候,这守城兵士一看他们是唐人的装饰,就赶忙迎了上去:“你们可是大唐国的使节?”

  听此一问,王玄策立刻就跳下这健硕的青海骢,拱手回到:“还劳烦通禀一声,我等正是大唐国来的使节,特来拜见贵国的大王。”

  这守门兵士听闻这准确的回复之后,接着就面带笑意的回到:“我们大王已经让我在这里注意你们多时了,不曾想到今日才到,快请,”说着就将他们向着王宫的方向引去。因此这王玄策等人就欣喜的随着兵士,朝着王城走去。

  “这么多年了,桑及多国依旧还是先前的那个样子,丝毫没有太大的变化。”陈茂材一边注视这街边的繁忙场景,一边随口就对他们说道。

  “对呀,你看那个乞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