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中奸计功亏一篑 遇危机孤胆御敌(下)(1/2)
正是因为这五千马军,在攻防战中丝毫用不到。故而阿罗那顺就派其为先锋,故意大败之后,再图迷惑女王的心智;退守此处,等候和二位将军汇合!

  于是三人合兵一处;共同朝着终极目标曲女城进发。被这殑伽河千百万年的冲刷,这曲女城外不仅是肥美的良田,更是一片平坦的开阔之地。不仅适合于马军之肆意砍杀,更适合象军的左右冲撞。而这也正是阿罗那顺的制胜法宝!

  城头之上,攻防再次易手。此时的北,南,西三个方向,都已经再次有了女王的兵士攻上城头;形势对阿罗那顺来说,甚是危机,陡然严峻。

  不仅个个守城将军,被鲜血染红了铠甲,身负轻伤;连太子普拉摩也是亲力亲为支援了西门,再支援南门,支援了南门再支援北门,身负轻伤两处。

  可是面对如此之困局,阿罗那顺依旧在这中军帐内安然而座,仅仅吩咐这本部三千藤甲兵有序支援。可是面对此杯水车薪之举,众将领愈发的焦头烂额,不停的询问着:为什么象军和马军还不到?但是得到的命令依旧是尽可能的坚守待援,多争取时间!

  看着众兵士奋勇杀敌,女王也甚是欣慰,这阿罗那顺的曲女城,看来是守不住;在傍晚时分,大花林中宴饮众将士,看来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可惜的则是,事情都有一个例外。在其颇为欣慰之时,只见后军兵士突然骚动起来。一头头雄壮的大象,以左冲右突的姿态,出现在十一国联军的后方。女王甚是诧异的问到薇迪娜:“这象军怎么会这么快就来了!”

  只见这时候,薇迪娜也是吞吞吐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原来在这战争开始之前,女王已经让薇迪娜多方打探,其忌讳的就是这象军,因为在这五印度之中,有象军的部队,也仅仅只有这曷利沙国和拘摩罗王的迦摩缕波国。

  而薇迪娜得到的确切情报则是,象军正在这殑伽河东岸的阿逾陀国休整,离此地有七百来里,即使到这曲女城也得数日。换言之,自从他们灭了之毗罗删那国之后,再到这曲女城下,即使象军,在第一时间阿罗那顺得到命令,召唤回防。

  一来一回,到达这曲女城,也是三日之后的事情,只要在这三日内她们攻下这曲女城,一切都结束了!

  可惜的则是,情报有误!至此时,女王才明白,这都是阿罗那顺使用的奸计。

  自继位以来,这阿罗那顺也明白各国反抗之心甚深,只有凭借一场大的胜利,才可以震慑诸国,保住自己在这五印度的绝对权威。

  这阿逾陀国,向来都是曷利沙国之大后方,百姓富庶,粮草众多,因为殑伽河穿越此国而过,所以两国之间的联络,也是颇为方便。此地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这戒日王,训练象军的重要基地。

  在以前,曲女城之安危不用过度考虑,故而也没有什么太多之兵力防守。曷利沙国之众多驻军,均是在外围防守;一方面方便攻打诸国,另一方面能够近距离观察诸国之动向。

  自从阿罗那顺继位之后,依旧保持了如此之传统。当听闻利罗阇兄弟二人,在诸国联络之时,他已经感觉到机会来了。尽管让人去劫比他国,礼请利罗阇回朝任职,可是这仅仅只是他的托词与打探虚实罢了。

  随着局势的发展,阿罗那顺已经早早的密令,象军将军维卡斯秘密率领象军,在曲女城东南六十里的密林之中驻防多日。而在这阿逾陀国的营地之内,则仅仅只留守了少量的象军,和大部分稻草捏制的假的大象,有兵士每日移动。远远望去,和真的一模一样。

  因为乌莎斯的探子不可能近距离接近军营,故而也就感觉到这些象军依旧在此处,而不曾调走!

  至于这两万马军也是被阿罗那顺用同样的方法,在大战来临前一日,从阿逾陀国调回了曲女城外六十里的密林之中。

  看到如此危机之势,女王随即就无心恋战。因为她素来深知,在这平坦之地,不仅是象军的天下,更是马军的战场!而自己这众多步兵,丝毫不是他们的对手!

  而在城头之上,依旧严防死守的兵士,看到己方的象军和马军援兵到了,立马高呼了起来,将这消息不仅传遍了整个城头,更是传到了这阿罗那顺的中军大帐。

  听闻如此喜讯,阿罗那顺深深的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