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玄奘细讲缘起论 再说毗国人性变(下)(1/2)
虽说不管任何宗教,都是教化人心,教人向善;但是,如果歪曲了这宗教之教义,并且还陷得颇深之时,似乎也就走入了邪道,进入了不能自拔的深渊之中。而这阿尔米塔,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第一卷也提起,他的精神导师就是乔罗波陀。此人自幼就跟随名师修习经法,不仅颇得婆罗门教之精髓;并且还在当时婆罗门教,全天竺辩经大会之上,以其独到之见解,辨倒无数婆罗门教之大德名师。因此一战而扬名,成为当时的婆罗门教所谓的大德高僧。

  至此以后,很受婆罗门教徒之尊敬与爱戴,但是随着这份爱戴与尊敬与日俱增,其心性也为之大变,不仅反复无常,更自私自利。

  一方面为了得到更多财富,不仅明目张胆的伸手向信众索取,更是通过这刹帝利巧取豪夺。另一方面当他看到佛教日益壮大,婆罗门教日渐没落之时,更是剑走偏锋,以除掉这佛教的高僧大德与信奉佛教之君王为根本使命。

  这阿尔米塔和这乔罗波陀,更是自幼相识;虽然彼此相爱,但是因为种姓制度的严格;两人也不可能有这婚姻之约,媒妁之言。

  在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彼此仰慕,都是纯洁的,也是真挚的。随着乔罗波陀经意的精湛,以及阿尔米塔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从这懵懂的爱情之中,变成了对教义的向往与憧憬,故而这阿尔米塔也颇为信服乔罗波陀,一心尊奉其为精神导师。

  于是乎,当狭隘遇到狭隘,两个人也就渐渐的走到了这死胡同之中。

  在这无遮大会期间,阿尔米塔看到这乔罗波陀闷闷不乐,就问起了缘由,当说道想刺杀戒日王之时,两人自是一拍即合。故而也就有了在无遮大会之上,在大花林内,在辩经寺旁两次刺杀这戒日王之事。

  可惜,功亏一篑,第一次,被“神灵”保佑,未曾伤害这戒日王分毫;第二次又有王玄策的奋勇杀出,自是将这刺客,手到擒来!

  虽说这刺客乃乔罗波陀心腹的心腹,跟随他们亦是多年,对婆罗门教更是死心塌地。但不曾想戒日王竟然能在这个当口,将其感化。于是这刺客就尽数供出了,这乔罗波陀等婆罗门众多教众。因此,就在这无遮大会之上,其精神导师,乔罗波陀就这样被戒日王装进袋子,投入了殑伽河。

  在其临死之前,始终没有供出这阿尔米塔。面对精神导师被残忍的杀害,这阿尔米塔也是颇为自责。每当在深夜之中,总能梦到一颗血粼粼的人头,在其眼前飞来飞去;这颗人头不是别人,正是其精神导师乔罗波陀。于是乎为其报仇的想法,就这样涌上了心头……

  因为阿尔米塔长相颇为漂亮,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美”;论姿色,她不仅可以在北印度称雄,更可以在这五印度排到前几名。

  还记得当时这那罗那顺,在一次征战得胜归来的途中,就遇到了这阿尔米塔,于是乎颇为霸气的一把将其拉上了象背,两人之间的感情就这样开始了……

  英雄配美人,自是天生的一对。可是,面对如此之娇妻,这那罗那顺自然是百依百顺,照顾备至,言听计从,无所不依。尽管这阿罗那顺也很有雄才大略,为了权利也是不择手段;但是这阿尔米塔在这方面也是丝毫不输于他。

  那些年,阿罗那顺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取得这曷利沙国之控制权。他只想坐到这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位置。在其用计策谋害了这多摩多罗之后,其心愿已经达成。

  尽管这戒日王,也明了多摩多罗的死因,正是被毒箭所鸩杀;但是苦无证据,也只能作罢。虽说在后来的日子,这戒日王依旧任命了右国相;但是自然不能够与这多摩多罗相提并论;更不能与这阿罗那顺相抗衡!

  随着几年来,依旧很是顺利,以及对曷利沙国权利的掌控,这阿罗那顺自以为的人生巅峰,就这样,飘然而至……

  虽说这些年阿罗那顺很是顺当,但是这阿尔米塔自从乔罗波陀死后,其心性也在改变,继承其使命,谋杀戒日王的念头,这些年愈发的强烈。

  于是,就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在这温柔的床榻之上,阿尔米塔就将其想法,告诉了其丈夫阿罗那顺。

  当阿罗那顺听到要刺杀戒日王之时,为之一惊,甚是严厉的对其说:“你是不是疯了,这戒日王自有神灵保佑。在无遮大会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