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细说无遮大会史 再论异域新年风(上)(1/2)
人这一生,所有的财富,所有的智慧,所有的学识,都是积累下来的;当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可以秉承善念,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还记得佛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这时候已经没有善恶之分,只有了存在与否。当修行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已经了却了恶的念头,拥有的只是善的本心。

  要弄清楚,为何要举办这无遮大会,这事还得从三十年前说起。当时的戒日王秉承菩萨之教义,统一整个五天竺之后。才发现这天竺各地,婆罗门教远胜于佛教。虽然这婆罗门教与佛教的教义想通,但是本质上却有很大之差别。体现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则是,这婆罗门教将人分为四大种姓,尽管生活中也是井然有序,但是贱民之悲惨命运,实不是其所愿意看到的。

  这么多年存在他心头的一大善念就是善待百姓,善待子民,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颠沛流离;经过这么多年征战,他终于做到了。可是放眼整个五天竺的山川大地,万千子民;虽说武力可以征服肉体上的一切,但是唯独征服不了一颗固执的心;于是在这根深蒂固的教义面前,他又显得这样的无助与艰难。

  再加上他详细的梳理之后,发现经过这些年的动乱,佛教也是鱼龙混杂,牛骥同皁。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为了保证教义之清晰,佛法之发展,从精神上让百姓懂得善念,乐于修行。同时再从理论上征服婆罗门教,追求众生平等,教化人心之念,于是就有了通过辩论,引领全国佛教,教义发展的想法。

  经过一番琢磨之后,这戒日王就将目光,转向了那烂陀寺。不仅仅是因为这佛法自那烂陀寺传出,更重要的则是,这里有着一代名僧----戒贤法师。此时的戒贤法师,已经八十高龄,虽说年龄甚高,但是精神矍铄,体力充沛。在他三十岁时,已经在一次大辩论之中击败了南印度一著名的婆罗门宗长;自此以后,这那烂陀寺在他的领导之下就从日渐衰败之中,重新振兴了起来,进而成了五天竺最大的佛教圣地。

  于是,这戒日王就亲至这那烂陀寺,将心中所想,悉数说于戒贤法师,面对弘法布道的宏大愿景,两人自然是一拍即合。因此在戒贤法师的倡议之下,以戒日王之威名布告五天竺国王及百姓,举行这第一届的无遮大会。

  这第一届的无遮大会,邀请的不仅仅有各地的国王;更邀请了五天竺所有的佛教大法师,以及婆罗门教各派之宗长。当他们接到这戒日王的邀请文书之后,虽说甚是不屑与很不想来,但是迫于戒日王之武力,不得已,只能够老老实实的前来参加。

  尽管带着满肚子怨言前来,但是自大会开始之后;他们悉数发现,这无遮大会不仅可以开诚布公,更可以无忧无虑的,说出自己的论点、论断。故而也从刚开始的心不在焉,慢慢的就演变成了开宗明义。

  于是,紧随其后的几届无遮大会,人数也从刚开始的寥若星辰,变成了现在的浩如烟海。为了安全起见,人数自然也从刚开始的没有限制,变成了现在的稍加限制。至如今,这已经是第六届无遮大会了,鉴于这无遮大会全程历经九十于天,于是这一届的无遮大会人数,就限制在五十万人左右。

  说完了这无遮大会,再回过头来说说这王玄策等人。时间也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按照大唐历法此时应时该贞观十六年正月。不用多说,这岁末年初唐人都有这辞旧迎新过年的风俗,可是在异域他乡,仅仅只有他们十几个唐人。这个年该怎么过呢?于是经过他们一琢磨,就决定邀请这玄奘法师一起过一个祥和的中国年。

  这天竺人的衣服向来颇为简单,虽说都崇尚鲜明洁白之色,对杂色服饰则颇为轻视,但是对公卿大臣,王侯将相则是一个例外。经过这么多天的了解与熟悉,他们也渐渐的明了了这的服饰,基本不用过多的裁缝。男人就是在腰间围上一块布,直达腋下,横搭左肩,袒露右肩。女人则是穿一件围裙一样的裙子,下垂蔽膝,两肩全部遮盖起来,头顶梳成小髻,其余的头发则自然垂下。

  虽说也有一部分男人,剪去胡须,穿着奇异的服饰,头上戴着花环,身上戴着璎珞,不过这些都不占主流,当然也让这周曾看不上。

  过年吗,自然是要置办一件新的衣服。因为在这五天竺之地,不可能再有大唐那样的裁缝,来制作大唐的服饰;所以,他们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