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返照
忠,太子再恨他,也不会在自己在世时有所动作,而杨国忠就不同了,那个家伙根本就没有政治头脑,只会有仇报仇。

  李林甫的这番话,并不是为了让自己惩治他和子孙,而是在变相提醒,杨国忠与太子,也不对付!

  一旦自己真得退位,二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只怕是不会安生,到那时,他做为太上皇,无论偏向哪一方,都会显得师出无名,这便是尴尬之处。

  从皇帝到太上皇容易,可古往今来,几曾见过,退了位的太上皇,还能做回皇帝的,被他这么一提醒,李隆基原本有几分坚定的心思,又动摇起来,权力只等到失去的时候,才会觉出它的珍贵,太平皇帝做得太久,几乎都忘了,武朝时的腥风血雨,先帝时的刀光剑影,每一步都是从临渊履薄和战战兢兢中走过来的。

  “你们呀,太子就那么不堪?那你说说看,哪一个比他更有能力继承大统?”

  此言一出,一旁的高力士惊得目瞪口呆,反而是本该拜倒谢罪的李林甫,毫不动容地站在那里,仿佛只听到了一件寻常的政事。

  “太子仁孝,满朝尽知,这是实情,老臣并非推托之语,可一个“仁”,一个“孝”,能将这江山治理得铁桶一般,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成为诸蕃眼中的天可汗么?”

  “太子之仁,过于孝和皇帝,太子之孝,不下于先帝,当年孝和皇帝承天后之选,在位不过五年,朝局混乱,民生凋零,先帝睿智,托重器于陛下,遂有如今的局面,比之贞观、永徽,更甚一筹,千秋万载,称诵于史书,流芳于百世,老臣为陛下贺,亦为后世子孙贺。”

  李隆基默不作声地听在耳中,脑海里已是波澜一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