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来历
:“达囊乞不是吐蕃人,他和他的手下全都是苏毗人。”

  在这个知情女子的介绍下,刘稷二人对于吐蕃才算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与历史上很多的割据政治一样,吐蕃也是由大大小小的很多部落组成的,所谓的五茹就是这么划分的。

  苏毗部被征服以后,划为了吐蕃的第五个茹,也就是苏毗茹,后世的资料里,有时候会译成孙波茹,他们其实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为了笼拢这个部族,吐蕃人给予了他们的首领很高的地位,比如现在的苏毗部首邻末凌替,就担任着“尚”这个职位,除他以外,还有许多重臣都是苏毗部的权贵。

  尽管如此,苏毗人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恭顺,暗地里小动作不断,特别是在这些年,大唐的国力处于鼎盛,对吐蕃渐渐形成包围之势,从多个方向不断地进行蚕食,更加剧了他们的离心。

  “你的意思是,苏毗人有异心?”很久没有出声的杨预开口问道。

  “嗯,如果大唐能持续地加以攻击,最好是打几个胜仗,就能将吐蕃赞普的亲军调离逻些城,也许会促成苏毗人起事。”

  对于她的判断,刘稷不置可否,吐蕃这个国家从建立之初就内乱不断,唐初赫赫有名的噶尔家族,甚至被连根拔起,侥幸活下来的不得不投了大唐,这个苏毗部会不会叛乱,他并不怎么关心,反正吐蕃王国在历史上一直活到了大唐统治的末期,二者几乎同时灭亡。

  “你是想,让我们将吐蕃人架好桥的消息传回安西?”

  “光是这样,不值得我走上一趟。”曾九娘摇摇头:“吐蕃人换了主官,来人带来了三个东岱的军队,是他们年轻一辈中最杰出的将领,名叫息东赞,你们万万不可轻敌。”

  听到她的话,杨预也就罢了,刘稷的脸色微微一沉,嘴里不住地念着这个吐蕃人的名字。

  “息东赞,息东赞。”突然间他眼睛一亮:“尚息东赞!”

  曾九娘有些茫然:“他现在只是个东本,不过此人志向远大,终有一天会成为吐蕃的大尚。”

  刘稷颇有同感地点点头,“三尚一论”,这四个人给大唐带来的灾难,甚至超过了安史,同他们相比,所谓‘安西四俊’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