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4 死也得死的有价值(2/3)
院那边在给俄罗斯伤员治疗的时候,费用方面控制的就比较严格。
  比如麻醉剂,能不用就不用了,反正俄罗斯人的神经比较粗,能忍。
  不能省的当然也不会省,比如这条腿看上去没多大用干脆切了吧这种事,就肯定不会发生在俄罗斯伤员身上。
  这样一来对比就很明显了。
  有些比较严重的情况,在俄罗斯那边多半是直接切了,在南部非洲这边就能保住。
  不是俄罗斯不舍得花钱,而是情况确实不允许,一部分情况是技术水平不行,另一部分情况是俄罗斯那边的医疗资源不足,医生数量不够,没有太多资源平均分摊到每一名俄罗斯官兵身上。
  所以就算手术的时候不打麻药,那些因为南部非洲医生的精湛医术水平保住四肢的俄罗斯官兵,对于野战医院多感激的。
  “这账找谁报?”汤姆森好奇,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事。
  那肯定。
  南部非洲国防部发战报,也是捡好听的说,这种事要是公之于众,那整天为钱发愁的预算委员会可就有话说了。
  世界大战这几年,南部非洲国防部,每年都要追加几次预算的,费用累积下来怎么也有几十上百亿。
  南部非洲就算再有钱,也架不住这样追加。
  你要是全用在远征军官兵身上也就算了,都是子弟兵,花再多也值得。
  用在俄罗斯人身上算什么事?
  照顾俄罗斯人那是大胡子的责任。
  “报不了,多半是烂了——”孙修两手一摊,这事他也没办法,不归他管,他只能控制尽量少花点。
  真正管事的也顾不上这些事。
  活着的舒赫维奇对英国有价值。
  死掉的舒赫维奇对南部非洲有价值。
  都说人死债消,放在舒赫维奇身上却没那么容易。
  几十万无辜平民的生命,你说消就消,脸怎么那么大呢。
  南部非洲宣传部门不是吃素的,早就注意到了乌克兰起义军的暴行,舒赫维奇刚被俘,宣传部门就准备开启新一轮政宣,可惜舒赫维奇死太快,这边计划还来得及完善呢,舒赫维奇就死了。
  人虽然死了,宣传部门的工作没停止。
  人要是活着,那宣传部门为了实事求是,说不得还得争取一笔经费,进行事实调查。
  现在人已经死了,宣传部门的笔杆子们就可以自由发挥,也不需要添油加醋什么的,就把乌克兰起义军干得那些事说一遍,就足够人神共愤了。
  就这还得挑着说,有些个太残忍的手段得跳过去,不能引发公众心理不适。
  12月24号,圣诞节前一天,《比勒陀利亚日报》在二版刊登了一则有关乌克兰起义军的新闻。
  不能上头版,圣诞节呢,不能给读者们添堵,头版得留给罗克的圣诞贺词,这也是惯例。
  说起来在南部非洲,圣诞节平安夜这些西方传统节日,受到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春节重阳节这些华人传统节日。
  比勒陀利亚几乎不下雪,对于习惯了冰天雪地的欧洲人来说就缺少了一些节日气氛。
  不过比勒陀利亚人有个神奇的优点,不管什么日子都能开开心心的乐呵一下,所以节日气氛还是不错的。
  清晨,在贸易公司工作的尼尼斯早早起床,乘坐班车开始一天的工作。
  尼尼斯是来自巴尔干的斯拉夫人,去年和家人一起来到南部非洲,已经向移民局递交了申请,还在考察期。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新移民还处于考察期期间,是不能在南部非洲工作的。
  世界大战期间南部非洲很多人加入军队,本土劳动力就有点短缺,再加上这几年贸易形式好,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所以移民局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要不然以尼尼斯的收入水平,大概率无力在比勒陀利亚安家。
  尼尼斯很幸运,他在贸易公司每个月可以领取150兰特薪水,这以正常的南部非洲标准来说不算多,但和妻子的收入加一起,生活还能过得去。
  这当然还得感谢德兰士瓦州政府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的廉租公寓。
  “你们公司圣诞节也不放假吗?”公车上有熟人向尼尼斯打招呼。
  只是面熟,连名字都不知道,毕竟每天乘坐公车的都这些人,一来二去就面熟,真正的南部非洲人大多自己有车,开车上下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