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8 各取所需
口等待,他非常欢迎加斯贝里的到来。
  “馆长先生,欢迎来到南部非洲国立图书馆。”吉姆是天主教信徒,对加斯贝里这位梵蒂冈图书馆馆长有着特殊的热情。
  “吉姆先生,很高兴认识你,看看你工作的地方,如此气势恢宏,规模庞大,在这里工作的感觉一定棒极了——”面对同行,加斯贝里就滔滔不绝。
  “确实不错,这里是书籍和知识的海洋,能让我感觉到敬畏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教堂。”吉姆和加斯贝里相谈甚欢,两人并肩往图书馆里走,进门的一瞬间,两人都不再说话,同时放轻了脚步。
  真的应该敬畏。
  占地面积数十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基本听不到说话的声音。
  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能够清楚的看到旁边的阅览室里几乎座无虚席,年轻人占据绝大部分,很多人一边翻阅一边记录,随身携带着水杯和食物,如果图书馆允许携带睡袋的话,相信很多人会直接住在这里。
  “南部非洲的学习气氛很浓厚,勋爵来到约翰内斯堡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紫葳公学,然后在紫葳城修建了第一座图书馆,现在南部非洲已经有了上千个图书馆,收藏的图书数以亿计,当你来到某个小镇上,小镇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不是镇政府,也不是首富的豪宅,而是学校的图书馆,这还不包括遍布南部非洲的私人图书馆呢,勋爵私人捐赠的图书馆就在一百个以上。”吉姆轻声解释,声音里充满自豪。
  加斯贝里表情复杂,想想意大利国内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年轻人,再看看这些埋头苦读的年轻人,加斯贝里突然感觉很惭愧。
  神职人员本身就有教育责任的,欧洲很多著名学府,早期都是教会创办的学校,现在很多学校里还教授神学,这也是梵蒂冈的任务。
  加斯贝里身为图书馆馆长,这方面的责任更大,他却从来没有关注过,醉心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其实梵蒂冈的图书馆又有什么好管理的呢,真没几个人去借书,图书馆更多时候成为更加隐蔽的交流场所。
  战争背景下,教堂受到严密监控。
  反倒是图书馆不怎么受关注,这才有了后来发生的故事。
  “我有一些私人书籍——”加斯贝里主动示好。
  “关于宗教的吗?”吉姆还挑挑拣拣,并非所有的所谓孤本都有价值,有些甚至反作用,文化人嘛,各种奇谈怪论多得很。
  “并不是,有些我也看不懂。”加斯贝里实话实说。
  “呵呵,好吧,没关系,我会组织人手进行保护和翻译,我想我们国立图书馆和梵蒂冈图书馆应该进行更密切的合作,我们可以进行更多参考和借鉴,更多的文化交流,我们也有一些关于宗教和哲学的书籍,我想你会有兴趣的。”吉姆请加斯贝里去办公室,经济政治上的合作太复杂,需要慢慢谈,文化是个不错的切入口。
  意大利在文化方面还是有底蕴的,毕竟文艺复兴就是从意大利开始,梵蒂冈也有很多南部非洲感兴趣的地方,比如梵蒂冈是怎么通过宗教,对全世界信徒施加影响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