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盗墓修真(1/2)
见这姓郝的结丹期修士脸色不愉,此人话锋一转,又道:“如今,虽然没有发现什么墓穴所在,但是,这藏兵洞中,骸骨众多。这骸骨的身上,说不定就有什么值钱之物。而且,如果能找到这些人的将军统领的话,估计也会收获颇丰。”

  “上一次,西山的老戚,找到了一个看似寻常的小墓穴,从中得了一把战国时期的宝剑。后来经过清理后,发现那剑上的锈都是浮锈,根本没锈进去。那剑的材质,也是天地灵材。算得上是中阶的法器了!”

  “光这一把剑,就帮老戚挣了数百块灵石!买了好几瓶上好的丹药。如今,不过短短数年,老戚已经从练气初期,修炼到练气期巅峰的境界了。只差一步,就能进入筑基期。郝前辈虽然是结丹期修士,但一次挣数百块灵石,对前辈应该还是有些助益的!”

  “这处地下空间广大,又有两条岔路,想来,收获总会不小。”

  那个被称作郝前辈的人,听了这话,才收了埋怨。笑道:“说的也算是有些道理。”

  修仙者喜欢寻幽探秘,甚至寻找墓穴之事,一点都不稀奇。这天地之间的灵气越来越少,能供给修仙者修行的资源,也越来越少。现如今,除了蜀山和昆仑两大派,还能隔三差五的吃吃老本。

  其余的小门小派,修真世家,也只能靠着做生意,来挣钱换天地灵材了。有一些散修,生意头脑一般的,全副身家拿出来,也不够买几瓶丹药的。想买一件法器或者法宝,连门儿都没有。

  所以,只能自力更生。

  而华夏历代,又有一个把好东西带走的良好习惯。一些修真者,或者,帝王将相,乡野土豪。在过世后,都喜欢把自己一辈子最珍爱之物,带到土里陪葬。

  而且,华夏在天地末法时期,儒学兴起。讲究个以孝治天下。如果子孙不按照老一辈的意思,将老一辈喜欢的东西陪葬,那就是大不孝。别说当官或者出人头地了,走在街上,都会被人臭骂。骂了还没法还嘴。一辈子都被人瞧不起。

  所以,绝大多数子孙,即便舍不得,也会按照老一辈的意思,将这些好东西陪葬。所以,流传到如今的,许多上好的东西,都是从古人的坟墓里挖出来的。

  而这些优中选优,挑了又挑的好东西,有许多便是与修行相关的东西。华夏的大墓中,在考古发掘时,曾经不止一次的出现过导引图,五禽戏之类的东西。

  这些流传于世的武学虽然算不上修仙法门,但如果真有那天纵之才,如饶雅一般可以凭空引一丝天地灵气入体,凭借这普通的导引图加以引导吐纳,也未必不能就此踏入修仙一道。

  而有的墓中有这些简单的导引图,有的墓中也就有真正的修仙之法。和修仙者所用的器物。所以,有许多修仙者,在获得了典籍中的某些记载后,都会探寻一些荒野深山,墓穴古洞。因此有奇遇的,也不在少数。

  云雷在闲聊中,听蜀山和昆仑的弟子们说起过此事。如今,算是亲眼目睹。

  而这一伙儿进入地下空间的盗墓贼,一共有十一个人,并不是铁板一块。根据这些盗墓贼查到的资料,此处空间应该是长条形的。他们进入的一处,正巧在靠近中间的位置。所以,想要一探这地下空间,就要选择往左走,还是往右走。

  这伙并不是铁板一块的盗墓贼,很快对此事产生了异议。那个姓郝的结丹期修士,在卜算了一卦后,感觉往右走,会遇难成祥,逢凶化吉。而两三个筑基期修士却并不同意,因为,右侧的阴灵气明显浓郁一些,遇见各种鬼物的概率会大一些。而左侧的阴灵气,并没有那么浓郁。

  最终,为了不撕破脸,这些人打算分头行动。一伙儿人朝左,一伙儿人朝右。各自探寻到尽头之后,回来在这孔洞旁会和。找到什么东西,都归自己,各凭运气。

  虽然在这危险不明的地下空间中分开,并不算是安全之举。不过,与危险相伴的,却是因为分润利益的人减少,而获得的较为丰厚的回报。而且,这群人都不是普通人。都有修为在身。虽然只有一个结丹期的修士,其余的都是练气期和筑基期的修士,但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可比普通人强多了。

  这群没事儿就往各种人迹罕至的地方跑的修仙者,显然都是些要好处不要命的亡命之徒。为了能拿到更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