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如玉君子、其纠谦谦(2/3)
有问题,你有什么想解释的吗?”张归牟一见这起纠纷,竟然爆发在两个温文如玉的士子之间,虽然心中还有点怨气,可也准备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从刚才二人礼让再三的情形来看,这二人起码都是谦谦君子,对于这种人,谁又忍心责罚过重呢,起码张归牟不打算那样做,这才提出让灰衣青年解释一、二,只要对方给出的理由说得通,他就准备小事化了,遣散三人算了。

  可是朱璃听到这个青年自报家门后,就愣住了,李奚鼐这个人,或许大多数的人都会感到陌生,可若是喜欢练字的人,尤其是喜欢好文墨的人,就会知道此人是谁了。

  李奚鼐,易水人氏,乃是唐末五代时期,最有名的造墨名家。

  家中世代以造墨为生,他还有一个十分出名的孙子,名叫李廷,乃是微墨的奠基人,后世文房四宝之一的微墨,就是李廷首创的。

  李奚鼐一听张归牟让他解释,眉头就皱了起来,思忖片刻后,就坦然道:“守捉使阁下,我李家世代以造墨为生,至于窦家娘子,为什么会因为文墨的原因起疹子,在下也是首次碰到,在下不敢说与文墨无关,因此,并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李奚鼐此言一出,就连张归牟都感觉不好办了,他有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惜这个当事人李奚鼐不配合,他也没辙。

  正在张归牟左右为难,寻思着要不要惩罚李奚鼐的时候,那位窦姓青年出声了,只见他拱手恳切道:“在下窦禹钧,见过守捉使阁下,在下使用李兄的文墨也有数年之久了,致使娘子发病,还是首次,在下也不敢保证,我家娘子的病情是由文墨引起的。”

  这窦禹钧一开口,倒是让众人乐了。

  就好像告状似的,被告都准备认罪了,而原告却出言维护起被告来,这离奇荒诞的一幕,简直超出了众人的认知。

  旁边的中年妇人,一见自己的儿子为李奚鼐开脱,就立刻出言道:“你个没良心的,我那媳妇,每天最多也就帮你收拾一下笔墨纸砚,别的事情很少让她插手,若不是文墨的原因,那还能是什么原因?”

  一见自己母亲如此咄咄逼人,窦禹钧就显得唯唯诺诺了起来。

  可是这个时候,朱璃插口了,他不能不插口,若说李奚鼐是造墨名家,那这个窦禹钧就更了不得了,放在后世,这就是个教育家啊。

  窦禹钧,又名窦燕山,《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指的可就是眼前的这位。

  其人侍母极孝,为人和善,邻里、乡人,得到其帮助而存活下来的,大有人在,用“至孝至善”来形容他,都毫不为过。

  不管怎样,这两个人都是人才,若是因为一点小事,让其中一人吃了官司,那就不好了,想到这里,他就连忙开口道:“窦禹钧先生,朱某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不知方便与否?”

  朱璃站在张归牟左边,从窦禹钧、李奚鼐的方向看过来,张归牟似乎还略后半步,伴侍在朱璃身侧,礼这种东西,在古代可是十分讲究的,只从他站立的位置,别人就能得知他身份的轻重。

  连守捉使张归厚,都略后半步陪侍,朱璃在三人眼中的地位,自然就举足轻重了。

  一见朱璃出声,窦禹钧不敢怠慢,甚至这时,窦老夫人都不再多言了,而是惊疑不定地打量着,这位年轻昂扬的小郎起来。

  朱璃向着窦老夫人点头示意了一下,径直向着窦禹钧问道:“窦禹钧先生向李奚鼐先生购买文墨,是不是每次都买很多?”

  窦禹钧闻言,惊疑地看了朱璃一眼,坦然道:“正是,李兄造墨十分考究,松烟、胶质等材料,来自五湖四海,获取不易,常常因为购买原料而东奔西走,所以每次碰到李兄,在下都多买一些,防止急用的时候,找不到李兄人在何处。”

  朱璃闻言点点头,继续问道:“那是不是家中囤积的沉墨也有很多呢?”

  窦禹钧见询,再次惊疑地看了朱璃一眼,坦然道:“不错,因为每次都买的很多,自然就积压了一些。”

  窦禹钧之言,让朱璃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文墨虽然并无多大害处,但沉墨挤压太久,会让一些天生皮肤娇贵的人,受到刺激,从而引发皮肤病。

  如果朱璃猜得不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