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溪狗
想是这么想,家主们可没敢吭声,见着宇文温笑吟吟宣布“散会”,赶紧溜之大吉,长史崔达拏见着如此场面,心中暗喜。

  好,逼反江州豪强,到时候烽烟四起,弄得你焦头烂额不得不四处平叛,然后岭南又进展不顺,如此一来,就无暇多想了!

  和谐大会开不成,宇文温心中大喜,他就怕今日地头蛇们全都到场,届时可就没理由“平叛”了。

  “大王,要对溪狗动手了么?”

  面对着几位将领的问题,宇文温面色一沉:“溪狗?不许如此侮辱江州人士,往后寡人不想再听到这两个字从你们口中说出来!”

  “是!”

  溪狗,当然不是什么生活在溪涧的狗,江州多山,山涧之中有一种类似大鲵(娃娃鱼)的两栖动物,名叫小鲵,在古代被称之为溪狗。

  当然事情没那么简单,实际上“溪狗”是一种蔑称,然后演化为区域歧视,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地域歧视。

  比如说到河南人就是“偷井盖的”,说到东北人就是“黑社会”,说到广东人就是“什么都吃”,或者一些上海本地人说到外地人,就都是“乡无宁(乡下人)”,隐晦些的说法就是“硬盘”、“WD”。

  在这个时代,“溪狗”是对江州人的特定蔑称,而且还是南朝内部对江州人的篾称,张口就来的那种。

  只要一个官员出身江州,不管他的官位有多大,别人都会私下里骂他做“溪狗”。

  东晋时大司马陶侃位高权重,却因为出身江州,摆脱不了“溪狗”这一侮辱性称呼,而他的曾孙陶渊明,也同样被人私下里讥讽为“溪狗”,南朝历代以来,南朝私下里骂江州人为溪狗已经成了习俗。

  崔达拏显然是知道这种“南朝习俗”,所以方才故意说出口,刺激在场的几位家主,其实就是想激起这些人的抗拒之心,宇文温心知肚明但又不能发作,只能岔开话题打圆场。

  这种侮辱性称呼对江州人的伤害有多大?

  宇文温脑补了一下,若是自己被称呼“支那猪”,那心情可好不到哪里去。

  他对于地域歧视和蔑称深恶痛绝,所以绝不允许麾下将领随意侮辱别人,毕竟宇文温接下来要隆重推出的一项大型团体活动,名字就叫做“和谐江州”。

  “擂鼓,传诸将议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