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忧虑
官军若不让这些队伍过去,边市受影响;让这些队伍过去,就怕变成引狼入室。

  这种事情不是不可能发生,韦云起觉得自己若是某个蕃族首领,可以联合几个部落一起,到柳城搞一次“大买卖”。

  先让部众分散成小股队伍,带着皮货以互市的名义陆续接近柳城,然后聚集起来,对城池发动袭击,抢人抢东西,然后远遁别处躲风头。

  待得风头过了,派几个使者到周国这边说说好话,送点不值钱的礼物以作赔罪,届时周国会发现派兵讨伐耗费太多,于是在有了面子的情况下,默认了“赔罪”。

  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

  韦云起觉得以当今天子的脾气,为了面子丢了里子的事情不会发生,但柳城遇袭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不光高句丽那边油动机,周边蕃部也可能户蠢蠢欲动。

  虽然柳城的驻军经过数次增兵,如今兵力充足,不怕敌人正面来袭,却不一定防得住有人暗地里捅刀子。

  长年累月都有小股且分散的蕃族到柳城做买卖,官军将士的警惕性会慢慢消磨掉,遇到突发事件,很容易被人有心算无心。

  柳城里流动人口众多,鱼龙混杂,一旦出事,敌方细作很可能在城里搞鬼搞怪。

  韦云起对此很担心,当然这种忧虑不止他一个人有,柳城存在的隐患也不止他一个人看得出来。

  这几年柳城在扩建城池时,考虑到了安全问题,对于城内区域的划分做出了相应布局,尽可能避免出现被人内外夹击攻破城池的情况出现。

  先前高句丽大军来袭,营州军就很好的守住了柳城,城内未见有高句丽细作兴风作浪。

  但韦云起觉得光把注意力集中在东面、东北面还不行,北面、西北面的契丹、奚部落,同样是要提防的。

  尤其是契丹各部,不能因为对方实力较弱而掉以轻心。

  韦云起经过不断地走访,和柳城当地胡汉百姓交谈,了解到契丹部落的一些具体情况,他觉得这些看上去弱小的部落,如果不小心提防很容易被对方咬上一口。

  契丹部落的生存方式和其他草原部落类似,面对强者卑躬屈膝,面对弱者则肆意欺凌。

  契丹部落在和其他部落争斗时,一旦获胜,会杀掉败者的成年男丁,掳走女人和牲畜。

  这是很直接的生存方式,俘虏中的成年男性无法安全利用,索性杀掉以绝后患,留下小孩作为奴隶以供驱使,而有了足够的女人,一个契丹男子可以繁衍出许多后代。

  契丹各部落数百年来能在屡次遭到重创后顽强活下来,让部落绵延至今,这样的生存方式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们依附强者,伺机趁火打劫来壮大自己,如今依附突厥,对周国的态度摇摆不定,今天可以笑眯眯和周人做买卖,明天就可以凶神恶煞拿刀砍人。

  所以一旦周国对东面的高句丽用兵,后方(西面)空虚,突厥极有可能趁虚而入,那么时常往来柳城互市的契丹各部,就有可能作为突厥帮凶,趁火打劫。

  想到这里,韦云起看着城内服饰各异的人群,心中忧虑挥之不去。

  新任营州总管杨济,对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而韦云起提出的一些建议,新任总管也大多付诸实施。

  看着热闹的边市,韦云起只希望那些畏威而不怀德的各部首领脑子清醒点,不要为了些许蝇头小利,弄出祸事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