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腾笼换鸟(2/3)
功立业。

  豪强们以家族利益为上,宇文温何德何能在短期内收复对方人心。

  可以预见的是,对于宇文温的招揽,坞堡主必然阳奉阴违,非敌非友,在宇文氏和尉迟氏之间摇摆不定。

  而宇文温的兵力不算充足,一旦对淮水下游用兵,肯定会把侧翼、后方暴露在这些首鼠两端的坞堡主面前,到时候对方会不会借机捅他一刀可说不准。

  所以,王頍献策来个快刀斩乱麻:把光州附近地区、未来行军路上及侧翼的坞堡全都干掉,管你是敌是友。

  可以预见这种行为会引起轩然大波,许多观望的坞堡主会就此倒向尉迟氏甚至陈国一方,不过宇文温不在乎,因为他觉得后世一个段子说得好。

  德国若要消灭意大利,只需要几个师,德国若要协防意大利,需要几十个师。

  要把各地坞堡主稳住,需要投入大量的兵力,而宇文温没有那么多兵力,所以就选择最直接、简单的办法,好处他来拿,骂名由王頍来背。

  骂名,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屠戮良民”一类污名,强宗族姓聚居坞堡,其中总有人有亲戚、姻亲在各地为官为将,到时候上书天子来个‘血泪控诉’,无论如何都要有个交代。

  事情要是闹大,到时候就是出馊主意并且随军参谋的王頍倒霉。

  至于好处...

  来到库房,宇文温看着满仓的粮食,心情愈发好起来,张氏坞里囤积的粮食,除去留给平民的口粮,可以拿出五万斛,足够二万五千人一个月的口粮。

  而这段时间以来,宇文十五率领兵马击破了十座坞堡,不计留给平民的口粮,得粮将近四十万斛,缓解了官军的粮食供应压力。

  不仅如此,还收得百姓将近一万户,良田三千顷,全都纳入州郡官府的管辖之中。

  这只是开始,而最大的好处,不止于此。

  宇文温转入血迹斑驳的议事厅,厅内匍匐着一群身着布衣的男子,他缓缓走到上首,坐在胡床上,看着脚下这一大群人,不发一言。

  上首之人不说话,匍匐在地的人们,没有人敢吭声,不知过了多久,宇文温开口问道:“李宗主在否?”

  匍匐最前面的一名中年人哆哆嗦嗦的答道:“草...民...草民李某在。”

  声音打着颤,宇文温能看见对方额头上冒出汗珠,随即以平和的口气说:“李宗主,起来说话。”

  “草...民、不不不...不敢。”

  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乡下土豪,见着传说中杀人逾百万的藩王,话说不利索很正常,宇文温不打算这么和对方交谈,于是再度开口:“无需如此,大家都起来。”

  一群人赶紧起身,不过还是低着头,聆听宇文温的训话。

  “李宗主,此次官军攻拔张氏坞堡,你们族中子弟出了大力,主将已将具体情况上报,寡人看过后很高兴。”

  “能为大王出一份力,是草民的莫大荣幸!”

  “很好,那么,张氏留下的烂摊子,由你们李氏来管,接下来该如何做,你们明不明白?”

  “明白,草民明白!”

  “明白?说说,要怎么做?”

  “回大王!某等首先要开展春耕,然后组织人力物力,为官军输送粮草,以确保官军军需用度!”

  “那么...”宇文温收起笑容,冷冷的问道:“寡人可以相信你们李氏能完成这些事情么?”

  “大王放宽心,李氏上下,无论如何都会完成这些重任,如有差池,愿以全族人头谢罪!”

  “误了寡人的事,你们全族死上三遍都不够!”

  宇文温的声音忽然高了几分,吓得在场李氏众人哆嗦不已,不过他随后说出的话,让众人欣喜若狂:“不过,若是办得好,这坞堡,尔等以后就传给下一代吧。”

  “谢大王,谢大王!草民等虽万死不辞,也要为大王...”

  “行了行了,废话不多说,寡人要看实效...”

  光杀人解决不了问题,得填补“空缺”,若把各地坞堡的原主人干掉并且分兵把守,宇文温没有那么多兵力,所以,需要扶持听话的宗族上位。

  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宗族,实力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