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不是作弊,是技术优(2/3)
着饿死?”
  “哈哈哈……佘老师,你着相了。其他地方的农民该干嘛还是干嘛,又没说不让他们种粮食。反正,普通农民小家小户的,他们种植的粮食能保障自家的粮食安全就已经不错了,你还想让他们提供商品粮?”
  佘辰庸老脸一红,“那你说说你们滇中农村不种粮食了,咋个活?”
  祁景焘不以为意地笑道:“这几年你不就看到咯,除了种地、山林经济、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就地创业,农村人的活法多了去了。”
  “你看看我们五区坝子有多少家企业,需要多少工人?愿意经营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人越来越少,村子里已经开始玩土地流转,土地开始集中到少数愿意经营土地的人家手中。一家人流转承包几十亩、上百亩连片土地或者一片山地,同样可以玩规模化农业,自己经营农场、果园、养殖场,五区坝子的农业产值更高。”
  佘辰庸愣住了,祁景焘所说这种情况他倒没有注意到,因为,这几年他的关注重点就是粮仓河果园,就是祁景焘,最近几个月,更是在所谓的祁家秘境里面搞研究、搞种植实验,还真没留意五区坝子农村的发展变化。
  “你说来听听,你们五区坝子那些农民弄个几十亩,百来亩土地都在干些什么营生?”佘辰庸好奇地问道。
  祁景焘有些小得意地笑道:“佘老师,滇中农贸集团不是随随便便就敢升格为集团公司嘀,公司加农户,那些农户也不以前那种小农户咯。那些承包山地经营果园,并且在果园里面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就不用说,那些承包田地发展特色农业的,你可以抽时间去看看,很有意思嘀。”
  “别买关子了,举个例子。”佘辰庸不耐烦了。
  “好好好,你们农校旁边那座小山包,有五百多亩吧?现如今已经被尹旗屯的一个大老板承包下了,变成一个重楼种植基地了,再过三年就能收获第一批重楼。”祁景焘赶紧举例说明。
  佘辰庸凝眉思索片刻,开口说道:“滇中地区的气候土壤倒也适合种植重楼,只不过,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重楼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如果播种子的话,要7---10年,就是载苗子的话,也要5年左右的。
  据我了解,目前,国内重楼种植技术还不够成熟,种子--种苗--成品的完整周期尚未走完,良种短缺,规模种植投入高、难度大,人工种植替代技术处于初级阶段。
  还有一点就是——种植重楼投资大,以每亩种植3-5万株、价格1.5/株计算,仅种苗成本就达4.5-7.5万元,加之土地成本、设备材料、管理维护、肥料农药等费用,种植重楼平均每亩投入不少于10万元,且必须细心管理5年以上,才能产种子、有回报。
  更麻烦的是,重楼种类多、种源杂,种子外表难以分辨,仅种植滇重楼和七叶一枝花具有市场价值,选种失误等于投资失败……”
  祁景焘惊叹道:“佘老师不愧是农业专家,对地方种植业了解的太深了。”
  “别拍马屁,那个大老板种植的是滇重楼,还是七叶一枝花?”
  “都种,滇中农贸公司提供的种苗,三年就能种植一茬的道地中药材。滇中农贸公司测算过,重楼的投入与收益比为1:6左右,每亩年平均收益在4万元左右。是不是大投入,大产出的高效特色农业?!”
  “是你提供的种苗吧?嘿嘿,你这是作弊!”
  “这不叫作弊,只有让投资者有实实在在的收益,广大投资者才有投资的动力,周边民众才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再举个例子。”
  “还是你们农校隔壁邻居,彩云烟草研究所,他们现在使用的烤烟种子是和滇中种苗公司合作,各县烟草公司在烟站建立烟苗培育基地,负责烤烟秧苗统一育苗,烟农只需要花费很少一笔种苗费就可以获得优质秧苗。”
  “和农民有什么关系?”
  “烟站有几个人?烟苗培育基地不需租土地?不需要雇佣一批农民帮忙?”
  “然后呢?”
  “有那么优良的烤烟种苗,烟农种植的过程中,根本就不需要使用肥料和农药,原生态的烤烟不就有了?生产成本降低,亩产量增加,广大烟农的利益不就有保障了?”
  “还有吗?”
  “给丘北辣椒种植区培育种苗算不算?”
  “你作弊!”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