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 难舍难分(2/3)
宋福生咂口酒说:“没有,这事儿着啥急,这不是刚念完研究生刚参加工作嘛。”
  男人们至多也就问一嘴,大多时候聊的是买卖,是今年挣了多少钱。
  主力在宋茯苓这些表姨们。
  妇女同志们永远是催婚的主力军。
  “这研究生念的,现在想想,佩英,其实茯苓那阵不念也行。她打小脑瓜就好使,本科毕业那阵就去考个清闲的公务员呗。”
  另一位表姨接话道:“就是。以前和茯苓常在一起玩的刘家小丫头,叫啥来着?听说考到政协去了,我看也挺清闲,还非得当老师嘛。那不就是本科考的。”
  “说的就是。人家姑娘二十三四结婚,茯苓那里研究生还没毕业。人家姑娘孩子都生出来了,茯苓才参加工作,对象还没半个。女的过了二十五,日子嗖嗖的,拖到三十岁可就不好挑了。”
  表姨们喊:“茯苓啊,别嫌弃我们催你,别看你才二十五岁,那也着点儿急。咱和小伙子相处还要处几年呢。再说,万一这个不行,换下一个,你还得给下一个小伙子留出些相处时间呢,再张罗结婚,你算算,日子是不是过的快。”
  宋茯苓笑眯眯转移话题:“大姨,我表姐呢,今儿怎没见到。”
  “你表姐有二胎啦,她就去三亚养胎了,咱这太冷。”
  钱佩英羡慕:“倩倩都有二胎啦?”
  “恩那,这不是过了三个月才敢和你们说嘛,我那姑爷过年休息,也紧忙的跑去陪她,给我可省了事,要不然非得让我去。”茯苓的表姨说这话时很骄傲。
  年纪相仿的姑娘,喜好放在一起对比。
  虽然她闺女倩倩打小不如茯苓学习出类拔萃,工作也不咋好,从嫁了人干脆就不干了,但现在咱过的可不差。
  女婿家的大婚房,公婆在南面房子也给买了,女婿是牙科医生。
  钱家亲属这里还好。
  大过年的,宋福生必须要回老家一趟,需要给爹娘烧纸。
  一家三口开车赶到县里宋茯苓的亲大伯家。
  去烧纸的路上,都是走着去的,没开车。
  茯苓的伯娘以为在前面的宋福生听不着,将宋福生回来又提要分祖产拆迁费的火气发在茯苓身上:
  “你还没有对象呢,啧啧。
  要我说,你念那么多书有啥用,瞅瞅你爸为供你花多少钱。
  你就这么耽误,岁数大了,将来再找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对象,对付着一结婚,搞不好你爹娘还得给你掏婚房钱。
  现在这房价多高呢,你爸那点儿钱啊,我看全都得搭你身上。”
  伯娘这话刚落,一台黑色超跑忽然出现在小县城,打横一个甩尾堵住了这一行人。
  宋福生正皱眉想骂人,都啥年月啦,整这一出,也不怕被拍上抖音?
  这是谁开的车,有俩臭钱不知咋嘚瑟。
  带着古代记忆的陆畔,白衬衣、西裤,高大的婶子从车上下来了,“茯苓。”
  外地车牌小号彰显他的家世。
  驾驶座上还搭着他的领带和外套。
  那外套上的肩章,证明他是开战斗机的。
  至此,现代的宋茯苓,从天而降一个男朋友。
  现代的宋福生和古代一样矫情,第一次见面就斥责姑爷:
  “你说你这车,再贵又有啥用。我们东北这大雪天,就我这牧马人好使,我还得给你拖车。”
  ……
  番外大结局,或许也可以是那样。
  古代寿终正寝后,集体没有穿回现代,而是穿越到了六十年代最困难的时期。
  还是只有陆畔有古代记忆,宋家几口有现代记忆。
  四岁的米寿,饿的小嘴剥皮,披着破被哆哆嗦嗦的伸出小手要宋福生抱:“姑父,我饿。”
  马老太在隔壁屋的炕上更是饿的奄奄一息,听说宋福财和宋福喜出门讨食去了。
  宋福生和钱佩英抱着瘦到皮包骨的米寿走出破旧的家。
  他俩心慌慌,穿越就穿越呗,咋给闺女穿丢了呢。
  要去找闺女。
  宋福生一出门就被吓一跳,富贵饿昏在宋家门口,远处传来一位老爷子的喊声:“是生娃子不,快着些,我这凑了碗小米,快给你娘和米寿煮了吃。”
  宋阿爷偷偷给了宋福生就走,因为村里又有人饿死了,他作为村长爷要去看看,给张罗一个炕席包上啊,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