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小瞧方寒了(三更)(2/3)
各地的医疗机构先进行初步的一个筛选,通这些医生中排除一些水平差的,医德不合格的,剩下的进行统一评选。

  按照上次的评选章程,第一个环节就是网上投票,票数前五百名进入下一轮,第二轮是所有的医生投票,只要是具有行医资格的医生,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投票资格。

  最终前一百名进入第三个环节,所有评委专家评选,选出五十个人,颁发名医证书。

  前面两轮,其实还算公正,排除恶意刷票,公众和同行的认可,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某位医生的水平和人品。

  第三轮的话,实事求是的讲,年轻医生,低职称的医生相对有些吃亏。

  一些专家评委下意识的就会偏向于一些高职称的,高年资的医生,总觉得年轻医生不够稳重,经验不够丰富,还需要磨砺。

  冼铅华之所以觉得方寒难,正是因为方寒的年龄。

  这么年轻,别说第三轮,第二轮可能都进不了,毕竟是评选名医,大众一看,二十来岁的,肯定不靠谱。

  哪怕进了第二轮,之后方寒的年龄和年资依旧是不占优势的。

  “冼院长!”

  冼铅华走进会场,有人急忙起身打招呼。

  今天是中医医疗专家委员会召开的一次会议,商议一下这一次全国名医评选的具体章程,冼铅华是来参加会议的。

  “陈院长好啊。”

  冼铅华笑着和众人打着招呼。

  “郭主任和汤老来了!”

  正说着话,门口进来两位六十岁出头的老人,其中老人红光满面,头发乌黑,乍一看,最多五十岁出头。

  “汤老好,郭主任,好久不见了。”

  冼铅华也笑着迎了上去。

  “冼院长好。”

  郭明强笑呵呵的和冼铅华握着手。

  进来的两个人正是江中来的中医专家,郭明强和汤于权。

  全国中医医疗专家委员会的专家自然不仅仅是燕京本地的,而是全国各地的杏林名家,郭明强和汤于权也是委员会的成员。

  郭文渊现在已经不怎么理会俗事了,身上挂着的也都是一些荣誉职务,这种活动郭文渊自然是不会来的。

  几个人正寒暄着,又有人来了,燕京医院中医科的谭广平和薛文辉。

  “汤老,郭主任。”

  谭广平和薛文辉也是认识郭明强和汤于权的。

  江州省因为郭文渊的原因,聚积的中医名家还是不少的,单单郭文渊的学生,就有好多个,委员会的专家名额不多,江州就有三个,就这还是因为名额有限,像杨林成、薛子林等人也并非不如这些专家。

  要知道,委员会的专家也就三十七个人,有些省可能一位进入专家组的专家都没有,江州就有三个,很可怕了。

  “叶老!”

  一群人正说着,又有人来了,秦省的杏林大家叶向云。

  “叶师兄!”

  郭明强急忙笑着和叶向云打招呼。

  这一下一些人才反应过来,叶向云其实也是郭文渊的学生,而且是郭文渊的大弟子。

  叶向云来了之后,断断续续又有知名的中医专家来了,沪上中医医院的裴鸿坤,医科大医院的彭朝凯,江州医科大校长陈国中,也就是江州省除却郭明强和汤于权之外的另一位专家组成员。

  临近九点的时候,罗元辰、彭谦源、冯开阳郑学平和周同辉等人也来了。

  这几位都是中1央保1健局的专家,同时也是委员会的理事成员。

  今天这个地方,真的算是名医云集了,基本上国内顶尖的一些中医名家都来了。

  冼铅华在今天这种场合,都不算什么大拿了,比起罗元辰、彭谦源等人。冼铅华也算是小字辈,哪怕比起郭明强,冼铅华也要靠后站。

  看着现场的这些专家评委,冼铅华突然一愣。

  这三十多位评委专家,其中不少好像都和方寒有关系。

  方寒是郭文渊的学生,最起码郭明强和叶向云和方寒是有关系的,汤于权搞不好也认识方寒,还有罗元辰和周同辉

  陈国中也是方寒的老师

  再加上谭广平和薛文辉,方寒可是在燕京医院中医科呆过的。

  再算上他自己冼铅华自然也是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