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急诊科分区和分级制度(2/3)
原来是江中院的方浩洋方主任”

  冼奋笑着道“方主任我了解一些,中西医双学位,西医改学中医,在急救方面很有一套。”

  中医可以急救,可擅长急救的中医人却不多,方浩洋的水平或许不如杜云涛谭广平等人,可在急救方面却绝对算是很厉害的。

  “冼大哥也知道方主任。”方寒笑了笑。

  他有心把冼奋拉去江中院呢,冼奋知道方浩洋,那就再好不过了。

  “知道,我了解过方主任的一些病案,很有水准。”冼奋笑着点头。

  “方医生,咱们今天做什么,还要熟悉科室吗”李俊贤询问方寒。

  急诊科室一般对医生们的限制不大,大多数的急诊科都是单兵作战,因而急诊科对医生的素质要求和应变能力要求比较高。

  在急诊科,基本上是来了患者,谁遇到就算是谁的,谁闲着就算是谁的,特别是一线医生们,几乎是迫于奔波。

  一线解决不了找二线,二线解决不了找三线,同时也可以邀请其他科室进行会诊。

  以方寒的水准,钱小林虽然没多说,可方寒的自主程度算是比较高的,权限也是比较高的。

  昨天方寒主要是观察学习燕京医院急诊科的模式,没怎么上手,今天不知道方寒是什么安排。

  “不用了,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谢谢李医生带着我熟悉情况。”方寒笑了笑。

  昨天方寒在急诊科熟悉了大半天,收获其实还是蛮大的。

  燕京医院急诊科的规划要比江中院急诊科更严格,更细致也更科学。

  燕京医院急诊科对科室的红黄绿以及患者的四级分类执行的非常好。

  急诊科对患者的四级分类为,一级是濒危病人,二级是危重病人,三级是急症病人,四级是非急症病人。

  濒危病人是指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和医疗资源进行抢救。

  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病人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或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重病人是指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一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予病人相应处臵及治疗。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需要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可能发展为一级。

  急诊诊治区域对应患者分级也同时分为三大区域红区、黄区和绿区。红区即抢救监护区,适用于一级和二级病人处臵。

  黄区即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三级病人,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臵病人,当出现病情变化或分诊护士认为有必要时可考虑提前应诊,病情恶化的病人应被立即送入红区。

  绿区即四级病人诊疗区,针对的是非急诊患者。

  一般来说在分诊台排队的大都属于四级患者,如果有二级患者或者一级患者到来,需要马上开辟急救通道,是不需要在分诊台排队等候的。

  当然,患者的分级并不容易区分,有些患者看上去没事,却有可能属于急症,这就需要分诊台的护士和负责巡逻的医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眼力,能够准确的区分患者的等级,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最及时的救治。

  在这一点上江中院急诊科是没有燕京医院做的好。

  一方面,江中院之前是纯中医医院,患者群体和燕京医院还是有所不同的,二一个,江中院急诊科现在正在改制,很多方面都显得有些凌乱,在这一点上江中院急诊科确实有不少需要向燕京医院学习的地方。

  合理的分区,合理的分级,合理的规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急诊科的救治效率,也能避免出现各种混乱。

  要知道,急诊科这种地方那可是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的,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有可能两三位急诊就能让整个科室手忙脚乱,运转不畅。

  “方医生客气了,钱主任让我跟着您,这是给我机会呢,能有机会跟着您学习,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我呢。”

  李俊贤这话还真不是假话。

  现在的方寒可不是最初进江中院时候的方寒了,刚来就做了一台肝切除,这一手就在燕京医院急诊科奠定了地位。

  别说住院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