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近水楼台先得月(2/3)
关系就能让郭鹏进入太学,但是进入太学是进入太学,郭鹏还想做官。

  太学里的确有一套毕业分配的规矩,学制为八年。

  首先,学习满两年,试通二经者,补为文学掌故职位,已为文学掌故职位者,满两年之后考试能通三经者,就可以升职为太子舍人。

  已经成为太子舍人满二年者,考试能通四经者,就可以升职成为郎中,郎中满两年,试能通五经者,就可以根据朝中官员缺漏补上,入仕为官。

  所以太学生中的优秀者是有一条明确的升迁路线的。

  但是这是针对公卿贵族子弟的优厚待遇,一般家庭的子弟和贫寒家庭子弟只能学成之后离开太学回到家乡自谋生路,没那么多官可以做。

  郭单在朝中没有任何门路,如果不走曹氏的道路,郭鹏就只好在京城里学习,学习之后还要回到谯县,再去寻求举孝廉之路的话,就要难的多。

  现在有曹氏的帮衬,郭鹏可以提前好几年直接以童子郎的身份进入太学,在曹氏的帮衬下可以走公卿贵族路线,学满八年,二十岁不到就能出仕为官。

  这是一条康庄大道。

  而这八年里面,郭鹏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而没有曹氏的帮助,就想都不要想。

  所以郭单和郭鹏实际上没有什么选择的资格。

  而且郭单和郭鹏都不满足只是在太学里待几年就回来。

  郭单希望郭鹏学满五经,能出名最好,不能出名也要带着五经回家,把经书作为郭家家传,给后代子孙,留下发达的希望。

  郭鹏希望的则是学满五经,出名为官,挣到一份名望和权势,在汉末乱世之中配合曹操活出自己的精彩,最不济也要保全家人,让他们得以善始善终。

  所以进入太学只是第一步,之后,郭鹏还要不断努力的学习,得到优秀的师承,成为一个有名望的学者。

  最好成为『名士』当中的一员,跻身上流社会,那样的话,生存几率会高很多。

  太学里的自由度太高,想要做到这些,看起来很艰难,这需要极高的自律自觉,还要有沉下心来忍耐寂寞寒窗苦读的决心,对于十二岁的郭鹏来说,似乎非常困难。

  所以曹嵩和曹炽可能对郭鹏有点不太相信,不确定还是一个少年的郭鹏能否抵挡住声色犬马的诱惑。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曹氏投资的很多,但是只要能结亲,这本钱其实就已经收回来了,对曹氏家族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是大有好处的。

  接下来其实都能算作盈利,但凡有所得,都是盈利,郭鹏越好,曹氏越好,两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实际上已经是利益共同体了。

  所以由不得曹嵩和曹炽不在郭鹏的出路上多费心思。

  还真别说,这一想,还真叫曹嵩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对了,小乙,孟德在雒阳为官时,结识了议郎蔡邕和光禄大夫桥玄,蔡邕是前太傅胡广的弟子,名气很大,才学广博,桥玄成名已久,德高望重,孟德非常敬仰他们,他们对孟德也有不错的印象。

  现在,蔡邕正受皇命在东观校书,深居简出,桥玄专心治学,不怎么参与社会交流,不过你若是在学业上有什么疑惑,可以去问他们,我叫孟德为你写一封推荐信,相信蔡邕和桥玄不会拒绝你。”

  曹嵩这样一说,顿时引起了郭鹏的注意。

  蔡邕,可能说起来不是很有名气,但是他的女儿就太有名气了。

  蔡琰蔡文姬,或者说,蔡昭姬。

  自然,郭鹏对蔡琰没有任何兴趣,人家现在只是个两岁的娃娃而已。

  郭鹏只对蔡邕感兴趣。

  蔡邕毫无疑问是一名学问大家,在学术上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儒家经典、词赋音乐、天文地理、书法绘画等无所不通,师从前太傅胡广,名声很大,很受人尊崇。

  郭鹏忽然意识到自己并非一定要在太学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授业恩师,蔡邕精通儒家经典,对儒门五经都有很深的研究水平,还主持刻印了鼎鼎大名的『熹平石经』。

  这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人选。

  至于桥玄,现在是光禄大夫,未来会成为太尉,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学者、将领,文武双全。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