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二十七 标点符号大革命(上)(1/2)
和汉宣帝时期的石渠阁会议一样,汉章帝时期的白虎观会议实际上也就是各家学术大师为了争夺断句之权而进行的一次总交锋和利益再分配。

  当年,这场会议断断续续进行个一个多月。

  每当这群学者们达成了一些共识的时候,都会把提案交给汉章帝,由汉章帝亲自定夺这是否合适,是否可以通过。

  什么符合章帝的心意,什么不符合章帝的心意。

  符合的就会被接纳,不符合的就要被排斥。

  而其中发生了多少次的言语交锋和暗地里的交锋,以及学术宗派为了左右汉章帝的决断付出了什么代价,都不为人所知。

  反正当时的汉章帝肯定不会觉得自己吃了亏。

  断句之权关系到学术宗派的根本利益和未来长远的发展利益,是大家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绝对不容有失。

  作为决断者,皇帝怎么会吃亏呢?

  白虎观会议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最终,一个多月以后,汉章帝和全国的精英学者们经过的正统性,自然会选择接受谶纬之学为正统学说的宗派。

  谁承认,谁就能得到利益,继续传扬,不承认不接受的,那就别说了,肯定遭到打击。

  还有一个重要的结局,影响一样深远。

  那就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儒家学说肯定了三纲六纪,并且首次把君为臣纲列入了三纲之首,从学术和伦理角度承认臣民对皇帝的忠诚要超越对父母的敬爱,将之写入教材。

  忠是第一位的。

  尽管孝这个概念被捧得很高,但是涉及到真正的权力角逐,忠,永远是皇帝最看重的。

  其他还有一些细枝末节。

  比如涉及到性的方面,经过一群大儒的讨论,由汉章帝亲自拍板,规定了人们应该和未满50岁的妾同房多少次之类的。

  以及一个不同身份的男人是否拥有纳妾的资格,以及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才能纳妾,纳妾的数额之类的,都有严格的规定。

  还有该怎么对对贵族子弟进行性方面的教育,如何让他们健康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还挺人性化。

  细枝末节很多,小规矩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三个。

  五经十四家法的确立。

  谶纬之学融入儒家学说。

  君为臣纲成为三纲之首。

  于是,白虎观会议之后,儒家学说进一步官方化神学化,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发扬光大。

  从此,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儒家学说就彻底背离了孔子提出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也背弃了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学术风格。

  儒学神学化,孔子神人化。

  为了配合统治者得以生存,儒家学说开始有了国教的发展趋势。

  同时,这也进一步整合了儒门士人的思想,为儒家完全垄断思想学术市场奠定了基础。

  然后,当然是统治者的全胜。

  这场白虎观会议,让统治者获得了统治臣民的最佳思想。

  君为臣纲不可更改,三纲六纪最终成型,封建伦理体系基本确定。

  家国天下的规制基本成型,皇帝是天下之长,天下之下还有家,家有家长。

  家长对族人的权力等同于皇帝对臣民的权力。

  封建伦理体系之下的权力就是这样一环套着一环,为了自己的利益,人们也会竭尽全力维护这套体系,间接维护皇权。

  虽然到最后,这样的最佳思想也会反噬统治者自己,但那应该是汉章帝看不到的。

  发展到了郭某人所处的如今,白虎观会议对如今影响最大的,就是祥瑞大行其道。

  统治者们想做什么事情都要搞一点祥瑞出来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郭某人虽然厌恶谶纬之学,但是他的上位也少不了谶纬之学为他提供了和士人们之间达成妥协的润滑剂。

  没有谶纬之学这层润滑剂,他想要成功上位,恐怕还要经历一番波折。

  有了谶纬之学就不一样了。

  套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官员们和皇帝们彼此之间有了磨合用的润滑剂,而且也有了一个彼此都可以认同的最好用的背锅侠——老天爷。

  郭某人登基做皇帝是因为祥瑞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