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一波三折(1/2)
“我什么时候可以加入党组织你说过,只要我有这信念,这是早晚的事,现在我已经中学毕业了,我应该够格了吧”云麟神情严肃,向康钧儒投来殷殷期待的目光。

  那年父母去世时,他就提出这个要求,当时他的康爸说过,只要有此信念,加入我党是迟早的事。从父母牺牲的那一天起,这个心愿就一直深埋在他心中,作为烈士的子女,他一定要继承父母的遗志,兑现他在父母墓前立下的誓言。现在他已经高中毕业了,是时候了。

  云麟将心中的所思所想告诉了康钧儒,康钧儒当然也明白云麟的心迹,他点点头:“好的,麟儿,你的这个要求我会转达给组织的,你放心吧,我想过不了多久,你我不仅是父子关系,还会是同志和战友。”

  “我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云麟的眼里透出一股热切的盼望。

  扫完墓了之后,云麟坐上了驾驶座,开车前往南京,半年前,云麟就开始学驾驶了,每次周末回家的时候,只要康钧儒不用那辆道奇车,康钧儒或是波仔就会将汽车开到郊外,教云麟如何开车,几次下来,云麟便掌握了要领,能开车上路了,现在云麟的驾驶技术已不在康钧儒之下了。

  道奇车一路飞驰,朝南京方向驶去,经过一天的行驶,终于到达了南京。随后驱车赶往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学校的校门口,云麟看见有不少中学毕业生前来报考这所前身为黄埔军校的南京陆军军官学校,许多稚气未脱的男孩脸上都洋溢着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云麟也前来报名,门口的军官递给云麟一张个人信息表格,让云麟填写,云麟满怀兴奋地接过表格,开始填写,在姓名一栏里写上凌云鹏,在父亲一栏里,填写了凌远志,亡故,在母亲一栏里,云麟填写了梅映雪,亡故。之所以这样填写,也是康钧儒的意思,他并不想让云麟的其他社会关系浮出水面。填完之后,便将表格交于军官。

  军官浏览了一下表格,又看了看云麟,随后问道:“你是民国四年生人”

  云麟点点头:“是的,长官。”

  “不行,未满十八周岁的我们这里不收。”军官朝云麟摇了摇头。

  云麟一听,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他央求着:“长官,就差一两岁而已嘛,能不能通融一下”

  “不行,规定就是规定,我们不能违反规定,要不,你明年再来吧。”军官把云麟的表格还给了他。

  云麟只得悻悻地离开了南京陆军军官学校,他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

  康钧儒见云麟垂头丧气地回到车前,连忙问他:“怎么啦,怎么像是被霜打过的茄子”

  “他们说我年龄太小,不收我。”云麟沮丧地踢着脚下的小石子:“早知这样,我就虚报两岁了。”

  康钧儒拍了拍云麟的肩膀:“没关系,麟儿,要不咱先回去,等明年再来”

  云麟重重地叹了口气,随后点点头,随后上了车,坐在后排,一言不发,黯然神伤。

  “麟儿,别灰心,以后有机会,要不你先去考个大学”康钧儒建议道。

  云麟想了想,反正现在军校也进不了,不如先去其他大学里学习一段时间,于是点点头:“好吧,那我就去考震旦大学的历史系。”

  云麟想要去父亲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读书,在那里他能感受到父亲所留下的印迹和气息,这能给他以温暖和力量。

  康钧儒当然明白云麟的心思,他点点头:“可以呀,你就去考震旦历史系吧。”

  那时的大学都是采用独立自主的招生考试制度。民国高校招生都是各校自己组织进行,命题也是各校自己出,当时考试比较简单,科目少,题数也少,有很多学校招生考试甚至只是一篇作文。

  按照云麟的学习成绩,云麟轻而易举地就考进了震旦大学历史系,从而成为他父亲生前工作过的母校中的一员。

  云麟坐在教室里,看着讲台上那位儒雅的先生正在娓娓地授课,仿佛看见了自己的父亲正站在三尺讲台上,引经据典,绘声绘色,激情四溢,向学生们传递古人的忠信节义的儒家精神。

  云麟走在学校校史的陈列室里,他想要寻找父亲的印迹,当然,因为彭若飞的身份问题,校史里有关彭若飞的照片和资料基本都已撤换了,但云麟还是在一张震旦大学教工集体照里,看见了父亲的影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