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道德绑架?(1/2)
“袁兄,别来无恙?!”

  眼见袁天罡提醒王泰退出,徐茂公疾步走近,满面悲悯的直视袁天罡说道。

  这话虽是平常的问候语,但满含心酸,富有情感。

  且声带颤抖而沙哑,藏有玄机。

  其实无他,只因他认怂服软,求饶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前文说过他必需完成招揽王泰入朝为官的差事,才能自保无恙,所以他的处境尴尬。

  而袁天罡参入突厥人谋朝篡位之中,牵扯到他身上,说不清道不明。

  因此,他为了避嫌,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协助朝廷平乱,是刻意避嫌还是与逆贼有勾结而刻意隐藏?

  这就引人生疑了。

  相反,他在替皇上招揽王泰入朝为官之际,发生暴乱事件平息之际,又被袁天罡截胡劝走王泰,算怎么回事?

  不用想,某些极端分子,一定会认为他串通袁天罡,联合王浪军整出这一曲大戏,削弱皇权,图谋不轨。

  即便没有这么极端化,最起码皇上不会再信任他了。

  他与家人的日子该怎么活?

  显然,皇上不在信任他,就会有人借机痛打落水狗,整惨整死他一家人。

  乃至安上谋逆之罪都不稀奇。

  这就是一场不见血的角逐,结局却很无情而血腥。

  因此,他不得不向袁天罡服软,求助……

  只是袁天罡也很为难,在不能违背公子的计划的前提下,苦笑着摇了摇头,转向老爷行礼说道:“老爷,老奴听从老爷吩咐……”

  “袁老道,不如随我到府上一叙?

  哈哈,给位见笑了,毕竟发生暴乱牵扯颇大,无论如何也要给王大人一个交代。

  同时,这场暴乱很可能牵扯到逆贼谋朝篡位的阴谋,不得不防。

  而作为受害者,当事人,在没有洗脱嫌疑的情况下,本相以为各位移驾府上为好。

  以免人言可畏越闹越大,惹的皇上震怒,无法收场。

  各位以为如何?”

  不待袁天罡说完,魏征抢上一步抵达王泰身前,于拱手四方揖中劝谏。

  相对来说,他比徐茂公的处境好上一些。

  但他若是无法替皇上招揽王泰为官,一切都会走向深渊。

  很显然,王泰一旦被王浪军说服了,铁定不会再入朝为官,还会向朝廷追究这场袭杀事件的主谋,讨说法。

  问题是主谋很可能牵扯到太子皇子,或是逆贼,黑衣人等等,一个也惹不起,无从查起的角色。

  何况皇上针对无法招揽王泰为官,拉拢王浪军,还陷入逆贼的挑拨离间之中,被王浪军追责,无论是皇权威仪还是声誉与未来计都受到碾压式的打击,天知道皇上会怎么做?

  而魏征在这件事之中,把公主牵扯进来,又没有办成事,无疑把皇上逼上赔了公主又失尊严声誉的境地,无法交差事小,引来杀身之祸事大了。

  因此,他灵机一动给出折中的办法,殷切的希望王泰给出答复。

  王泰也很为难。

  一方面,他总觉着无法面对军儿,见面就尴尬,还会因向军儿低头而无颜见人。

  面子上过不去,至少他担心外人嚼舌根,让他难堪。

  另一方面,他心中还是惦念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风光,觉着此时与朝廷为敌不明智。

  这是他为了保全一家人的希冀。

  李二的仁德深得民心,缔造出根深蒂固的李唐江山,绝非谋反的时代。

  哪怕是他知道军儿已达先天境界,谋朝篡位不现实。

  最后,他察觉满朝文武即便是云集过来了,都来招揽,示好,或是监视他的举措,很可能引发祸事。

  为什么呢?

  因为利益最大化,唯利是图,是人之通病,朝中官员犹有胜者,若是他一走了之让某些官员以为无利可图,乃至带来灭门之灾,他们一定会殊死一博,所以他凌乱了。

  这该怎么办是好?

  左思右想,他无奈的向朝中官员抱拳四方揖说道:“各位同僚父老乡亲,泰遭此无妄之灾,还请列位见证则过。

  魏丞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