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立场 杀心(1/2)
李世民故计重施,收买人心。

  这让三军将士重燃忠魂,纷纷流露出崇拜的眼神,敬畏的看向他,热情似火。

  随即又转向王浪军,送上希冀的眼神。

  这是一种变相的压迫力。

  毕竟三军将士是李二的禁卫军,绝大多少人与他征战沙场,同生共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虽然在死亡面前,他们不敢公然敌视王浪军,但是他们对李二的情谊犹在,无法抹杀。

  再说了,李二的治世能力毋庸置疑,仁政大义深入人心。

  这是独属于他的功绩,受人拥戴无可厚非。

  至于李二的成大事不拘小节,做下的错事,谁会在意呢?

  不说人有七情六欲,单说李二身为皇帝,本就执掌着对天下人生杀大权,维护他的皇权尊威,不容侵犯。

  皇帝犯点错,根本不是错。

  总之一句话,皇帝在大方向不出错,就是一代明君。

  这就是皇帝的魅力所在,自古如是。

  好比李二致死老匠头的一家人,死了也没有几个人心疼,只是李二的大局的牺牲品。

  说白了就是潜规则的王法。

  因此,老匠头的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充其量让三军将士生出心寒,后怕与担忧的心思,过后既忘。

  而如今,三军将士在李二的游说下忘了老匠头的遭遇,聚众以眼神征求王浪军从良,维护他们的皇上的利益,拯救世人。

  这是多么伟大,光荣,正义的噱头?

  为此,王浪军特反感,动了杀心而质问李二。

  对于他来说,李二想干什么,是什么人,想做什么都与他无关,只要不侵占,利用与算计奴役他,啥事没有。

  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只想做过休闲人,我行我素,爽。

  至于仁德大义,嫉恶如仇等等正义之举,他也有,也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唯独不想被人利用,被动的去做这些事情。

  这违背了他随心所欲,无约无束的本心,无法容忍。

  所以他此刻真想杀了李二。

  李世民看出来了,莫名的心悸,但他咬牙硬撑着,赌一把。

  赌王浪军顾忌亲眷好友的安危,以及一家人的未来。

  显然他赌赢了,赢的不是王浪军低头,而是王泰心惊肉跳的拉扯着儿子的胳膊劝谏:“军儿,你威胁皇上的话有些过了。

  虽然皇上准许你在外与皇上平等待人接物,但是当众对皇上不敬怎么能行?

  这让外人怎么看待我们一家人?

  关键是这种事若是流传出去,再经小人搬弄是非,闹大了一定会牵连亲眷好友,得不偿失啊!

  而我们一家人也不能背黑锅,成为反贼、奸细,以及谋逆者,被人戳脊梁骨。

  虽然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罪名,但是军儿若是帮助皇上获得天书,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这话说得圆滑,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表面上,他是在劝谏王浪军,实则是他看见李二与王浪军闹僵了,给王浪军一个台阶下。

  知子莫若父。

  在他看来,王浪军若想杀了李二,早就借助突厥人把李二给灭了,何须救助李二徒增变数。

  只是李二想的是整个天下局势,以及皇权尊威,针对王浪军这种拥有超能力的人,不得不多想与利用奴役。

  在其位谋其政。

  只是李二难以理解王浪军的个性,也是时代不允许的性格。

  试问皇权之下怎么可能存在随性而为,跳出法制约束的人?

  这是问题的根源。

  再加上李二以拯救世人为己任,正好需要王浪军这种人才鼎力相助,或是奴役王浪军为他的盛世出力。

  反而言之,王浪军这种人太危险了,不控制在手中,李二难以安枕。

  也正是这些原因,王妈虽然看不透,但是极度反感李二针对儿子的言行,一把推开了夫君,与儿子站在一起,共进退。

  王浪军苦笑着摇了摇头,瞥见三军将士一脸懵逼,李二小怕,自顾自的取下宝弓,一边搭箭系上软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