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一语点醒魔怔人(1/2)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杜大山见妻子总是这样,也有点心烦,不是为小九儿愁,是为了杨氏愁道:“你啊,就瞎操心。这有什么啊,天底下三条腿的蛤蟆不少找,两条腿的男人还找不到啊!咱们小九儿那么好,绝对会找到如意郎君的。你整日见到小九儿就唉声叹气的,小九儿都不知道如何跟你相处了。你看看,以前一天来你这好几遍,现在倒好,一天就早上露个面,早饭不吃就走了。”
  杨氏一愣,想想也是,小九儿跟其他人有说有笑的,可每次看到她,没说几句就跑走了。可能是她的唠叨,让小九儿厌烦了。
  “夫君,我是不是很烦人啊?”杨氏知道小九儿一向跟她亲,这么一向,觉得自己貌似做错了。
  “我看了都觉得烦,更别说小九儿。那些流言本就是污蔑,不是我们小九儿的错。你不安慰她就算了,还整日在边上说小九儿可怜啊,以后找不到婆家啊······谁听了不烦!”杜大山无奈道,“好了,今天我也跟你打开天窗说亮话,这样的话,以后你绝对不能再说了,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ㄨ】外面的人的嘴巴咱们管不了,自家人的嘴巴难道还管不了啊!”
  杨氏整日唉声叹气,广陵王,风清扬早就看不下去了,只不过看在几个孩子的份上,没有跟她计较。再者,想到杨氏本没什么见识,所以才任由她说。
  杨氏想想也是,点头道:“好了,我不说了,就当什么也不知道。反正咱们王府有钱,小九儿一辈子不出家,她有两个哥哥,有咱们分给她的家产,照样可以过得好,一辈子衣食无忧。”
  “对,就应该这么想!”杜大山高兴道。“心胸开阔一些,你整日都说好人有好报,咱们小九儿这么好,将来也能会很好的。”
  “夫君说得对。”杨氏附和。想通了之后,压在心里的大石头好像搬走了一样,浑身轻松。
  杜大山,心胸宽阔,跟个没事人似的。整日带着孩子们漫山遍野地游玩,当然了,少不了他们都很喜欢的酿酒。
  今年的桃花酿,整整一千坛,够他们一家喝得了。在杜大山的带领下,他们还用一起奇奇怪怪的东西酿酒,算是尝试!
  流言已经被制止了,表面上广陵王已经停止攻击,但私下里和风清扬,杜大山商量重新部署。在下一轮的争斗中占得先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现在家里不光有广陵王,还有风清扬,杜大山在听到他们商量的时候,学到了很多东西。杜大山不得不一次次在心里感慨,前世他也活了六七十岁,根本就没法和家里的这两个老狐狸相比。
  怪不得以前说,华夏国,最聪明的人都去搞政治了,这话同样适用在大晋朝。
  广陵王有武力。但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是武力可以解决的,只有通过谋略,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事情已经落幕。广陵王一家人从新回到了京城。现在杨氏想开了,流言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对广陵王府造成影响。
  继王妃于氏,小于氏,杜元儿还是很开心,从求亲的人消失不见了,可以推断。这辈子杜九的婚事绝对不顺,找不到好人家。一直被杜九压一头的杜元儿,神清气爽,意气风发啊!
  广陵王一行人从庄子上回来,继王妃于氏,小于氏,杜元儿,甚至杜良都出来迎接了,但却不见杜俊的踪影。
  杜九妹心中有数,那杜俊想必一定在刘琳儿那儿吧。春试,杜俊中了举,虽然名次不是很好,但终归是中了举,小于氏到处宣扬,想不知道都难,等到秋日,参加秋闱,参加进士科考。
  因为杜九的事情,继王妃于氏心情大好,看向杜九妹时,那眼神慈爱的,就好像她是杜九妹的亲祖母一样,让杜九妹非常不适,胳膊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哎呀,我们小九儿可怜啊······”小于氏张口就说杜九,拿着帕子擦擦眼角根本就不存在的眼泪。
  广陵王眼角扫了一眼小于氏,杨氏如此,他已经很厌烦,但毕竟是给杜家生育有功的儿媳妇,他不能说,可小于氏如此,他一点不给面子。
  “再说这样的话,全部滚出去!”广陵王冷声道,扫视了小于氏,杜元儿,杜良,以及站在最中间的继王妃于氏,一点不留情面。
  继王妃于氏被广陵王气得面色铁青,在广陵王从她身边走过之后,身子一软,幸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