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三朝不回门(五)(1/2)
四皇子——应昊,是在他十六岁,也就是皇后嫡出长皇子——应杰16岁成丁之日起,出宫入府的。当年二十的二皇子——应祎也是同年出宫入府,不过是比四皇子早了半年,年初就搬出宫去了。倒是三皇子——应晴是早在再那之前的两年,在其十六岁成丁之年便开始参军,很快得了功勋,敕封了王位,即便出宫入府。至今,三皇子也是唯一一位拥有自己封地的皇子。其他皇子每月还是拿着宫里头的月钱过活。当然,私下里也可以自个儿经营些产业增添财富。例如墨香楼,她现在知道了,那墨香楼是二皇子的产业。这里还有个有趣的消息。

  听说三皇子幼时唇红齿白模样可是比二皇子还要像是个水灵灵的女娃儿。不过三皇子看起来是水灵灵的气色不错,身子骨却非常孱弱,孱弱到十天半个月一病,一病就是半个月十天。这可是从娘胎里出来就这么个频率病着,圣上及三皇子母妃虽操碎了心,但也知道并不是被人所害,谁让三皇子其实是有些早产的呢。因此圣上特意给三皇子起了个有些女儿气的名字,也真把三皇子当成女儿一般捧在手心里养着,盼着给三皇子添些福气,也是不小心捧着,万一摔着了可是真的会碎的。当然没用了。等到三皇子三岁时,便早早开始习武,为的是强身。不似其他皇子,还能多玩两年。崇阳国皇宫内,皇子大多五岁开始习文,七岁开始习武。这个方法倒是真的奏效了。搭配上合理的药膳。等到三皇子五岁时就基本没再病过。而三皇子也是由衷爱上了武学。比起要他舒舒服服坐着念书,他更喜欢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因此三皇子呀,总是要逃掉文化课。可能是仗着小时候因身子骨孱弱被圣上和母妃宠坏了,无论自己闯过什么祸,当然也就是小孩子不懂事惹出来的那些无伤大雅,圣上和母妃从来没有责罚过他,五岁时候的三皇子可调皮。也不用费力去找他,他准是溜到操场上去了。圣上说他好几次,他都是当面认错,回过头来还是屡教不改。

  也是圣上机智,一次就叫了三皇子问他道:“你身为皇子,不读书,将来拿什么报效朝廷,报答你父皇母后和母妃的养育之恩?”

  三皇子就说啦,“儿臣将来愿做大将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以报效朝廷。”

  圣上就笑道:“你以为行军打仗只要有一身武艺就行了?你可知道每一位大将军都是读了多少本兵书。若是肚子里没有三五阵法、七八良策,别说是大将军,小将领都是不敢领兵的。你武艺再高,肚子里却空无点墨,充其量只能当个小兵,只能听别人指挥。身为堂堂皇子,若是你真只当个小兵就满足了,那朕日后也就不再说你什么。”

  于是乎,从那以后三皇子才乖乖地也上了文化课。

  关于皇子们的趣闻就先到这里,还是回过头来说知书。到现在,四皇子十八岁了。也就是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知书就做到了许多读书人花十年寒窗苦读都未必能达到的造诣。若是知书脑子是个笨的,必然是做不到的。

  知书脑子极聪明,性子又温柔、隐忍、识大体,全因她本身只想恪守本分,安然度日。只要如此做,她便能报答了四皇子。她便知道满足,别的无所求,便无谓去争抢,也万不会起了心思去争抢。当真是个极好的丫鬟啊!值得委以重用。这样的一个丫鬟,别说是四皇子喜欢,她也喜欢。

  她知道知书不会说,但还是决定试探地问道:“爷叫你来传话,可有说过,‘爷现在怎么说的,你就一五一十照着原话说给她听’。”

  知书一愣,但很快回道:“爷确有说过。”

  “但你却是没有照着爷吩咐的做。”她直言戳破,但不待知书反应,她又道:“嘛,不管怎么说爷的意思你总是传达到了,至于有些话,你换个方式说,也是出于好意。我也不想难为你,便不细问了。”

  知书有些诧异地抬头看了她一眼,看到她在对自个儿笑,那双如暗夜明珠般的眸子里头全是善意,不含半点杂质,不由得也跟着一笑,道:“谢正妃主子体恤。”

  她又问道:“侧妃妹妹那头,爷可是派了旁的丫鬟过去知会?”

  知书答:“是,回正妃主子,侧妃主子那头,爷派了知礼过去传话。”

  若是四皇子也要知书稍后去给陈娇儿那头传话,知书必不敢在她这里多待,免得怠慢了陈娇儿那头。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