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千户(1/2)
每当傍晚时分,读书的声音就会响起。整个县城内都能听到。

  郭北县城里的读书声音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

  陈彦至每天带着赵轩读书的时候,都将自身的气场壮大到极致,希望能影响到更多的人。

  任何事情,发生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整个天下变成了现在民不聊生的样子,是几十年的奸臣当道,礼乐崩坏。陈彦至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一日之间,将整个郭北县的人心扭转过来。

  改变,是在潜默化中进行。

  欲速则不达。

  几天之内,或许看不出变化,可是过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心细的人,就会发现,整个郭北县城里的百姓为人处世,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

  若是外县的人,到了郭北县城,他们身上的气质,就会和这里的百姓,格格不入。郭北县里的百姓,性格好像温和很多,不再像以前那么暴戾和浮躁。

  现在,整个郭北县城里的百姓,几乎都知道,城里有一个本事很大的陈先生。

  陈先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兰若寺对面的石屋潜修,到了傍晚,他就会到县城带着赵玉双寡妇的儿子读书半个时辰。

  百姓们都羡慕赵玉双,她一个寡妇,不就是有了点姿色吗,竟然攀上了陈先生的大腿,真是祖上积德啊。

  羡慕没有用。

  心动,不如行动。

  住在小院旁边的人家,询问了陈先生,能不能将自己家的孩子送到陈先生这里来和赵轩一起读书?没有想到,陈先生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有了第一个孩子的加入,就有了第二个。到了现在,城里大户人家几乎都有孩子在陈彦至的门下读书。

  其中就有赵师爷的二儿子和县令的小儿子。

  今天傍晚。

  陈彦至看着小院里二十多个七八岁大小的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些孩子,是种子,希望他们以后可以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多多为百姓和朝廷办事。

  “还是老规矩,我们先读书半个时辰。然后继续学习《千字文》。”

  陈彦至的声音非常有亲和力。

  听到他的声音,孩子们都会专心读书,勉强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只要将读书的“三到”做到了。学习就会突飞猛进,功课日进千里。

  以陈彦至的预计,一两年之后,这二十来个孩子,或许就可以去考童子试,获得童生“功名”。

  陈彦至正打算带着孩子们读书,赵师爷带着两个衙役进入了小院,破坏了气氛。

  赵玉双见到赵师爷,连忙道:“赵师爷,我这就给你泡茶,您先坐会儿。”

  赵师爷摇了摇头,说道:“赵轩他娘,别忙活了。我是来找陈先生的。很快就走。”

  陈彦至和赵师爷说过,没有大事,不要轻易来找自己。赵师爷一脸紧张地进入小院,肯定是衙门里出了大事。

  陈彦至说道:“赵师爷,我们屋里谈吧。”

  赵师爷点头道:“好。”

  ……………………

  赵师爷刚坐下,就说道:“陈先生,这次的事情,比较急,我就长话短说了。”

  陈彦至说道:“赵师爷但说无妨。”

  赵师爷说道:“京城里的左千户会押着前兵部尚书傅天仇经过郭北县城,半个时辰就会到县衙。我们老爷得到的消息是,左千户他们要在县城里住一晚。还有,明天当朝国师‘普度慈航’会巡视到此地。陈先生您学问高,本事大,又是咱们郭北县里的知名人物。我们老爷希望您能和其他士绅一起作陪出席,为咱们老爷撑撑门面。”

  陈彦至问道:“赵师爷,燕大侠就在兰若寺,你请他了吗?”

  赵师爷苦笑一声,说道:“陈先生,燕捕头本事大不假,可是他厌倦了官场上的事情。就算我去请他,他也不会答应的。更何况,兰若寺那个地方,阴森恐怖,一般人可不敢前去。”

  以燕赤霞的性格,的确不太可能答应赵师爷的邀请。就算去了兰若寺,也没有用。

  陈彦至说道:“那好。我就和赵师爷去一趟县衙。”

  赵师爷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