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二上皮(1/2)
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这条河源于漭漭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和成和田河,河流长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田出玉的主要河流。

  人们拣玉主要在中游,而上游因地势险恶,很难到达。黑山地区发现白玉后,给找玉人带来了新的希望,人们冒险前往。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之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峻巅,冰雪盖地。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此为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里山大队约30多公里,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到达,雪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5000米以上,相对高600--1000米。冰川的冰舌前缘部位,因冰川下移至雪线附近逐渐融化常常发现自上源携带的和田玉砾。冰川的舌部高达数十米至百余米,晴日不断裂解崩落,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声,漂砾与冰块滚泻而下,落入河中,故在冰河之下也可以找到美玉。雪融水每日有一次洪水,洪水把巨大的冰块沿河冲向下方,这些冰块及冰层融化后也露出玉砾。产出的玉石有白玉和墨玉。近十余年来发现的两块大白玉就在冰积垄中。墨玉和唐代高僧玄奘所谓的玉,也多产于此地。正是这种美玉吸引了不畏艰难的探宝者,他们在雪山找玉,在高山河谷中探宝。此处出玉引起地质工作者的兴趣,多次深入玉龙喀什河上游支流的诸冰川谷调查,见有白云石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接触蚀变带,在山麓坡积物中可见有白玉。可惜是,基岩露头在冰山之上,四周为冰川覆盖,人们可望而不可达。地质学家认为,此地区应有原生和田玉矿床,是玉龙喀什河中子玉的主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条河中玉龙喀什河产玉最多,产出的玉石是和田玉中的上品与极品,主要特点为:块度小,玉质好,多数都带有糖皮,也有称之为糖玉、糖白玉和糖皮玉。它质地光滑,洁净润泽,被称为羊脂玉-就如肥美透亮的羊尾巴油凝冻之后,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白净,更重要的是它仿佛某种液体所郁结,随时可能融化,充满了灵动之感,一点儿也没有石头的呆板僵死之象。喀拉喀什河,古称乌玉河,河边的县城墨玉即以此得名。喀拉喀什按突厥语名称一致的。

  但是,这条以产墨玉驰名的墨玉河,今天却不见有墨玉,而真正产墨玉的地方在黑山,即古代的喀朗圭塔克,这属玉龙喀什河的支流。为什么历史上又叫墨玉河呢?原来这河中产有大量碧玉,这种玉石呈绿色,风化后外表漆黑,油光放亮,倘若墨玉。碧玉矿物成分与和田玉相同,化学成分也很相近,属软玉。但其成因与超基性岩有关,与和田玉不同。因此,古代有人把碧玉误称墨玉。但同时也有人称为绿玉,这正和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说一样。

  因此,我们认为,古代的绿石河、乌玉河实为一条大河,即喀拉喀什河,但是,这条河不仅产碧玉,也产白玉。在它的上游有几处和田玉原生矿床,在它的中下游也可以常拾到白玉。除此以外,这条河下游还产沙金和金刚石,从40年代发现金刚石以后,今年又陆续在掏砂沙金时找到几颗金刚石。所以,喀拉喀什河是一条淌金,流玉,藏钻的宝河。喀拉喀什河产出的玉多为青玉、青白玉、青花和墨玉,也产少量的碧玉,产出的白玉很少,玉的质地和价格远不如玉龙喀什河产出的白玉。因此上喀拉喀什河采玉的人很少,上喀拉喀什河采玉多在上游山区,没有公路,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毛驴,上游产的玉块度大,产量高,碰到特别大的,根本无法运下来。喀拉喀什河中游的采玉主要采取拣玉的方式,喀拉喀什河平时基本上没有人去拣玉,但是在每年的洪水季节过后,在河沿岸周围围满了前来拣玉的当地的维吾尔族人。

  目前在玉龙喀什河采玉的形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主要有人工挖玉和机械挖玉两种方式:

  一、人工挖玉采用传统的挖玉方式,几个人合伙、一家人或是单个人的挖玉方式,挖玉的工具很简单也很实用:一个特殊铁铲、一个十字镐头、一个小耙子。挖玉主要集中在河床和河谷阶地,乾滩、古河道和山前冲积洪积扇上的砾石层中挖寻和田玉。由于挖玉付出的劳动很艰巨,长时间局限在很小的范围里,获取率很低,有时几个月都挖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